刷新五項生產紀錄 華能太倉港務公司生產開新局
2021-08-02 14:26:03
Landbridge平臺
7月19日,華能燃料公司太倉港務公司(簡稱“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傳來好消息,該司單日煤炭接卸量95346噸、裝載量115989噸,完成吞吐量211244噸,一舉突破20萬大關。海輪“廣州發展5”作業時間縮短至14.87小時,接卸效率高達3316噸/小時,均創該司開港以來最佳紀錄。
“隨著1號泊位一離一靠,時隔兩年,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接連刷新五項紀錄,生產人員精神為之振奮。”7月26日,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副總經理周雪松告訴筆者,今年以來,為充分應對電煤供需偏緊的局面,華能太倉港務公司主動發揮長江沿線煤炭專業港口作用,拉長板、補短板,提質增效與規范管理雙管齊下,更好服務以長三角、華中地區為主的客戶,內貿煤與進口煤相互補充的生產新格局加快形成。
主動出擊
暢通保供“一盤棋”
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堅持“穩、準、快、好”經營方略,營銷團隊科學研判市場形勢,加強市場分析研判,對標長江沿線主要煤炭碼頭,自找差距,走訪新客戶,維系老客戶,與10家新客戶達成重要合作,一些戰略客戶將該司作為長期中轉基地,持續擴大過港量。
6月以來,在華能集團燃料保供響應機制啟動后,燃料保供工作進入戰時狀態。該司市場部按照華能燃料公司調運例會、客戶要求,編排海輪靠泊計劃,提前溝通確定引水、防疫檢疫、商檢、分流船舶到位等重要信息,保障各環節銜接有序。
他們還加快各環節高效流轉,努力做到快裝快卸,提升了客戶滿意度。“5月10日,電廠客戶庫存告急,加之長江口大霧封航,我司緊急調運煤炭8000噸,當天出港,當天配送到廠,發揮了我港重要樞紐作用和應急保供能力。”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副總經歷張金龍向筆者介紹。
為落實華能集團“海進江積極爭取進口煤配額”的要求,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堅持“調結構、增效益”、市場化經營不動搖,黨總支書記陳嘉南帶領市場部人員赴市場一線,積極與地方政府、海關溝通匯報,內外互促互進,爭取了16航次自帶指標進口煤在該司接卸;并縮短通關時間,彌補供應缺口,為長三角、華中地區客戶保供“托底”。
激發活力
提升作業效率
華能太倉港務公司黨總支積極行動,帶領廣大黨員職工“抗疫情、保安全、提效率、促保供”。
該司各部門加強協同合作,搶抓煤炭保供,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系,科學有序調度船舶,合理安排生產作業流程,全力組織碼頭生產。他們組織卸船機司機技能大比武,開展運行班組間勞動競賽,激發內生動力;細化每航次海輪滿艙、換艙、清艙的接卸時間,分析流量變化,深入挖潛碼頭作業用時,通過“一船一議”清楚顯示接卸效率,努力營造人人緊盯碼頭作業效率提升的良好局面。目前,靠泊該司的海輪在太倉錨地平均候泊時間僅8.6小時,平均在港時間僅為33.9小時。
為提高堆場使用效率,該公司市場部合理安排堆垛位置,及時、仔細清空場地,加大堆場精細化管理,海輪月度計量準確率達90%以上。在洪汛夜航管控下,該司仍先后有序完成20余次海輪兩靠兩離、泊位上一靠一離,上千航次江輪靠離泊。
良好的生產組織秩序、高效的生產效率為華能太倉港務公司經營工作增添了底氣和動力。
夯實“基石”
守護一方平安
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港口是守住疫情“國門”的重要防線。面對進口煤接卸量增長、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出現,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多次召開專題會,就做好進口煤接卸、船舶密集時段疏港等相關工作進行集中部署,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我們完全按照港口防疫要求筑牢安全防線,不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嚴格閉環管理。但我們不能松懈,要始終守好安全關。”華能太倉港務公司生產經營黨支部書記王士軍說,該公司生產人員全面嚴格落實防疫各項措施,累計接種疫苗711人次,加強梯口及人行通道管理,補充應急物資,做好人員消毒、登記,廢品回收等工作。
該司安生部加強設備消缺,高度重視除鐵器、采樣裝置、落料筒、減速箱、電動機、卸船機、堆取料機等關鍵部位及部件的維護保養。找準設備治理的痛點,加裝裝船機懸皮糾偏器,實現在線糾偏,完成懸皮提速改造,裝船機工況得到有效改善。完成1、2號卸船機振動給料器檢修,出力提升了18%。“我們有每臺設備的‘病歷本’,定時定點用心維護好設備,設備好使管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該公司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朱海峰向筆者介紹。
此外,他們加強對極端天氣、強對流天氣的預警,提前準備應急物資,排除堆場積水,清理疏通排水溝,多次成功處置突發大風、雷暴天氣下的裝卸機械應急事件,有力保障了現場人員、設備的安全。
7月11日入伏后,采取避高溫清艙,防范人員中暑。華能太倉港務公司協同太倉海事部門加強船舶標識整治、油污水收集,實時監測船舶在港情況,加強在港船舶纜繩安全管理,核實馬力噸超前安全警示,多次配合海事部門檢查在港船舶。
當前,華能太倉港務公司正上下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共發展,保供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改變,為華能燃料公司港航一體化管理、市場化運營、集約化管理持續賦能。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發力,加大煤炭中轉保供,打造新優勢。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