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港集裝箱四期碼頭正式啟用
2021-06-30 13:40:55
Landbridge平臺
6月28日,在長江經濟帶與沿海經濟帶的“T”型交匯處,鮮紅色的門吊啟動,太倉港2021年第300萬標箱也是集裝箱四期碼頭第1個標箱正式起吊,標志著長江內河在建最大的碼頭和長江岸線首個堆場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太倉港四期項目正式投入使用。
自動化堆場施工迎來初挑戰
“太倉港四期項目是長江流域首個堆場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系統建設復雜,科技含量高,項目建設難度也挑戰空前。”中交三航局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太倉港四期項目陸域總面積91.4萬平方米,其中自動化重箱堆場面積42.95萬平方米,如何確保后期港口運行實現無人操作、無人駕駛集卡和5G基站、遠程視頻監控等功能需要成為項目建設的第一道難題。
據了解,在太倉港四期項目中,12條現澆軌道梁分布于A—H箱區兩側,堆場建設道路被軌道梁分割為一個個小區段,無法大面積組織道路施工。并且箱角采用級配碎石、墊層混凝土和面層混凝土,填檔區采用素土回填、素混墊層及人行道磚,工序復雜,施工工效低,施工組織難度大,同時配套的碼頭電氣、控制系統、給水消防管道系統,電氣系統的變電所、高桿燈、電力電纜、電力管道等布置復雜,也給項目施工帶來了諸多挑戰。
“面對自動化堆場帶來的挑戰,項目施工過程中將軌道梁沉PHC管樁以及地下管線施工作為本工程的關鍵工序,同時主動利用信息化施工管理技術進行攻堅項目困難點。”中交三航局太倉港四期項目經理戴志培表示,在施工過程中,中交三航局項目部采用Navisworks進行碰撞檢測,通過鋼筋預排布、結構預安裝、管線預安裝及時發現管線與結構施工中可能產生沖突的地方,可發現不同專業之間的碰撞。在正式施工前實現圖紙零碰撞,極大地減少施工階段的設計變更,降低返工損失,縮短施工工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交三航局項目部積極探索新技術領域,為解決排水管道接頭處防滲漏問題成立了課題攻關小組,將超大口徑混凝土雨水管道接口防滲工藝研究作為本工程的一大研究課題。
研究通過在原設計的密封圈連接工藝基礎上將工藝進行改進,增加三層防護措施,要包括石棉水泥勾縫處理、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處理、外包土工布進行防護,有效減少后期排水管道發生滲漏的幾率,確保排水管道施工質量。
太倉港四期工程項目總工李凱介紹:“經過防滲漏工藝處理的管道接口,防滲性能大大高于密封圈處理的接口,同時三層防護工藝中所采用的材料,用量均不大,增加的成本有限,施工起來也很方便,對施工周期影響小,以低成本可以換取高質量是非常值得的”。
科技加碼創建“品質工程”
“太倉港四期項目打造建設了標準化鋼筋、木工加工中心,配置了鋼筋智能加工設備,改變傳統以人力為主的多環節鋼筋加工模式,大大提高鋼筋加工效率和精度。”中交三航局項目負責人介紹,太倉港四期項目從開工之初就樹立了以創建“品質工程”為主線,圍繞“工程管理、科技創新、工程質量、安全保障、綠色環保、軟實力建設”進行高點定位,高標準規劃了生產場地、辦公生活區,智慧工地管理系統覆蓋施工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據了解,在碼頭項目施工過程中,中交三航局項目部推行工藝標準化管理,利用GPS+北斗定位系統,確保2656根樁基正位率達100%且檢測結果均為Ⅰ類樁。
此外,中交三航局項目部還為碼頭植入“芯片”,以實現全周期監控。該技術通過在碼頭構件的樁基、橫梁、縱梁等關鍵部里埋設傳感器,可以自動監測碼頭樁基與上部結構在建設及運行全壽命期內的實時受力與變形情況,實時掌握碼頭結構安全運行狀態,此舉在全國碼頭建造中尚屬首次,填補了水運行業建管養一體化管理方面的空白,為進一步深化研究高樁水工結構設計理論并完善相關行業標準提供依據。
在堆場項目建設中,陸上沉樁是一大主要控制點,通過樁基進場實名制驗收、打樁區域標準化圍擋、樁節焊接100%影像化,最終實現了4998根軌道樁基檢測均為Ⅰ類樁……
加大環保投入牢樹生態屏障
太倉港四期項目位于長江岸線,由于工程施工占地面積92萬平方米,為吹填砂,在堆場施工過程中需額外填土25萬立方米,加上靠近長江入海口,常年大風天氣多,揚塵管控難度大。中交三航局項目部深入實施“長江大保護”戰略,加大環保投入,根據施工工序多次進行防塵網重復覆蓋,目前防塵網覆蓋面積已達到300萬平方米。
例如,堆場降塵、養護一體化系統設備,以智能噴淋養護工藝代替人工灑水養護工藝,充分利用已澆筑完成的軌道梁、排水溝等構筑物為基座鋪排水平供水管線系統,加上豐富的場地內地下水資源,解決長距離取水問題。戴志培說,“此方法通過局部打井設置的供水系統使用靈活方便,無需大范圍的行走拖管、拖線進行養護、降塵,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可實現定時定量噴淋養護,提升養護質量,實現水運工程混凝土標準化、智能化養護,大大降低了養護成本。”
“另外,在碼頭建設過程中,我們開創性的構建固定式船舶污水收集、集裝箱碼頭初期雨水收集、船舶壓艙水處理及污水沉淀回用綜合處理系統,為運維期間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生態港口、環境體系等方面創造最佳的條件。”戴志培介紹。
太倉港以前叫劉家港,曾擁有“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美譽,但是明朝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港口逐漸沉寂。再次開發的太倉港已是長江航線數量最多、密度最大、覆蓋最廣的港口。
隨著太倉港四期項目的投產使用,靠港船舶數量年累計可達1000艘,進一步提升太倉港區的集裝箱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使太倉港集裝箱通過能力提升近50%,太倉港總吞吐量將達到700萬標箱,到2035年將達到1000萬標箱,在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中發展中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中國水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