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3300艘船進出,上海港“挑戰(zhàn)極限”
2021-05-31 14:54:14
Landbridge平臺
上海港通江達海的“十字路口”——吳淞口到南北槽航道交叉處,而今每天都在突破極限,日均3300艘船進出,遇大霧等不佳天氣之后,單日流量再增30%。如此超級繁忙水面,在全球范圍內已難找到標桿。
這個水上“十字路口”,由南向北入江,由西向東出海。因戰(zhàn)略位置太突出,通航流量每年都在破紀錄,“雙循環(huán)”之下更忙上加忙。上海海關和海事部門綜合數據顯示,這里內外貿船舶出入數量已經反彈至疫情前的115%。
16時,正是漲潮時分。從吳淞海事局10樓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窗戶望出去,江面三四百米寬的航道,多見三四艘船并行。更遠處的長江深水航道,超級巨輪一艘接著一艘魚貫而入。這樣的高密度,曾讓到訪的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中將吃驚——大船的航速堪比高速公路100碼以上時速,還能無懼和其他船并肩或前后相接行駛。
吳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偉介紹,此處水面,“三多一突出”,即船舶數量多、種類多、航道交叉多,受潮汐影響突出。不同于路面,水上“十字路口”不設紅綠燈,全靠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員協調指揮。
白紙黑字的規(guī)則,早已趕不上吳淞口進出船舶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速度。“比如,最新版的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中,只交代了兩船會船時‘誰讓誰’‘怎么讓’的問題。但我們這里,三船相會經常發(fā)生。此時,來不及翻書也無書可翻,我們自有一套操作守則。”
據透露,之前曾發(fā)生一艘大船重達5噸的船錨意外滑落,船拋錨,導致深水航道通行能力大減。當時,船舶交管中心要求航道內的船維持舵效最低航速,同時多措并舉,標本兼治。結果就是,外界無感,眾船的通航效率也未受太大影響。
去年初疫情發(fā)生后,水上“十字路口”短暫蟄伏,但4月起迅速反彈并恢復至疫情前的忙碌。此后,在我國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之下,這個通江達海的樞紐更成為觀察我國保障全球供應鏈穩(wěn)定、盤活內貿大市場的生動視角,通航流量又較疫情前高峰期有了15%的增長。
對于內外貿同漲,海事值班員們有著最直觀的感受。感受之一,在于裝有原油、化學品的大宗商品運輸船明顯增多,它們自國外進口原料,經由上海前往長江腹地,可從側面反映中國工廠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
感受之二,在于全國最大汽車進出口碼頭海通碼頭的出口滾裝船成倍增多。裝著寶馬、奔馳等進口汽車的滾裝船,和裝有上汽、吉利、長城、奇瑞旗下各款遠銷海外國產車的滾裝船,常常多船同靠碼頭。疫情前,海通碼頭以汽車進口為主,幾天才會申報一艘縱向并入航道的出口滾裝船,“但現在幾乎天天都有出口滾裝船申報,每月進出班次在100艘以上。”一位值班員告訴記者,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原先滾裝船多滿船進入、空船出海,而今則多“滿進滿出”。
當下,全球海運業(yè)租船費、運費居高不下,一艘船錯過一次潮水,就意味著增加數萬乃至數十萬美元的租金成本。“所以只要有一點可能,我們都盡力讓船進出。熱騰騰的‘雙循環(huán)’不允許我們慢騰騰,為之我們背負著巨大壓力,也挑戰(zhàn)著自我技術不斷進階,但我們覺得很值!”劉偉說。
(來源:解放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