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大規模整合迎接互聯貿易時代
2021-05-11 10:07:56
Landbridge平臺
編者按: 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港口整合,這些整合后的港口已經由目的地港向樞紐港轉型。 從碼頭的效率和成本發生的巨大變化看,這里所說的樞紐港不再是貨物吞吐規模意義上的港口,而是大范圍物流協調管理意義上的港口,這對世界港口和全球貿易來說都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港口的大規模整合已經超越了國際上第四代港口的概念,這種實踐探索將成為迎接互聯貿易時代考驗的積極嘗試。
津冀港口抱團崛起世界級港口群
□記者 毛振華 王井懷 梁姊 王民
站在天津港太平洋 國際集裝箱碼頭上舉目遠望,滿載的遠洋集裝箱船往來穿梭不息。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天津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46.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4%,創出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完成貨物吞吐量1.1億噸,同比增長14.9%,實現首季生產“開門紅”。
天津港喜人發展勢頭背后,離不開周邊河北“兄弟”港口的鼎力相助。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津冀兩地港口攜手相“融”,變“對手”為“握手”,變競爭為競合,有“融”乃大,一個世界級港口群的輪廓日益清晰起來。
從無序競爭走向競合
在河北滄州黃驊港,大小貨輪進出,一片繁忙景象。“以前港口小船多,現在借助天津港的管理經驗和航線資源,大型貨輪也常來常往。”望著越來越多靠泊的貨輪,河北省滄州港務集團總經理助理王金崗說,去年疫情以來,天津港和黃驊港之間開通“天天班海上快線”,把兩個港口更緊密地串起來。
同樣感受到便利的,還有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港務有限公司市場經營部負責人齊建輝。過去,位于河北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的文峰木業產業園進口的原木、板材,在天津港卸貨后,需要再用汽車轉運至曹妃甸。物流操作復雜、運輸效率低下、企業綜合成本高……從業者有苦衷,問題又一時難以解決,怎么辦?隨著京津冀協同大幕徐徐拉開,經過津冀兩地港口共同努力,2018年1月,天津至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環渤海內支線開通。從此,進口集裝箱從天津港干線船舶卸下,直接裝上支線船,就能運到曹妃甸。趁熱打鐵,天津港與曹妃甸港區又開通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外貿進口集裝箱貨物無須在天津港口岸辦理清關手續再中轉至曹妃甸港。齊建輝欣喜地說,以平行進口汽車為例,直接在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清關,“物流成本降低四分之一,真是太方便了。”
津冀兩地區位相近,腹地交叉。一個挨一個的億噸大港雖是“近鄰”,實際上卻是“對手”。你爭我搶,互不相讓。多年來,各大港口在640公里的海岸線上你爭我搶,互不相讓,“內卷化”現象突出。
7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明確天津 北方國際 航運核心區定位,與河北省的港口形成合作、錯位發展。從此,津冀港口成為“搭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來越多的港口互動頻繁起來。日益增多的航線像一條條線,串起秦皇島港、 唐山港 、曹妃甸港、天津港、黃驊港等吞吐量過億噸的大港。
2014年,天津港集團和河北港口集團共同出資,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資本為紐帶,促進津冀港口協同發展;2016年,天津港集團與唐山港集團合資組建津唐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2018年,天津至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環渤海內支線開通。天津、河北港口逐步從無序競爭走向競合。
形成相互支撐有利格局
經過7年攜手共進,如今,以天津港為中心的環渤海內支線運輸網絡初具規模,天津港與唐山港、黃驊港形成干支聯動、無縫銜接、相互支撐的有利格局,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標志著干線樞紐港與支線喂給港的格局基本形成。
天津港是“百年老港”,擁有130條集裝箱班輪航線,通達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800多個港口。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天津港不再獨享優勢,而是惠及更多伙伴。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劉慶順說,天津港集團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在以資本為紐帶組建津冀、津唐集裝箱碼頭公司,與河北港口集團等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合作全方位升級的基礎上,深化津冀港口干支聯動,推行“兩點一航”一體化管理,打造環渤海“天天班”服務。作為合作成果的印證,2020年,天津港環渤海內支線航線已達19條,環渤海集裝箱運量突破1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7%。
天津港集團還把服務的觸角伸進京冀腹地物流網絡,在整個京津冀及“三北”地區布局111家直營店、加盟店,成立雄安新區服務中心,開通綠色通道,推行“陽光價格”服務,建成運營京津冀最大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開通多條京冀海鐵聯運班列,全方位行動了起來。
天津港在2020年迎來佳績,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83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1%,增幅居世界十大港口前列。與此同時,津冀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2020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2.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1.8%。
“以天津至曹妃甸航線為例,自開運以來,曹妃甸港區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兩年增速在5%以上,2020年貨運艘次較上一年增長20%。”曹妃甸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建萍也深有感觸。
津冀港口攜手有力地服務北京經濟發展。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任偉說,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面臨一個難題,北京到江浙地區的陸路運輸時間長、成本高。“我們第一時間組織專題技術論證,很快開通了天津港到 寧波港 的航線。”
患難見真情,疫情期間,津冀兩地通力合作。去年2月5日,“南星馬克利夫”輪和“東方強”輪先后靠泊天津港碼頭,共載有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的18個集裝箱432噸醫用疫情防控物資原料。天津港集團加班加點搶卸發運,打通船舶接卸和貨物疏運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1月疫情期間,河北省企業運力不足又有貨物急于運出。天津港與河北港區的海鐵聯運,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石家莊新恒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說,天津港在集裝箱調運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兩地聯手促進的海鐵聯運降低了運輸的時間成本”。
協同發展進入快車道
津冀港口協同發展正進入快車道。在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梁軍等人士看來,津冀港口通過建立資本紐帶,形成合作關系,尤其是集裝箱運輸合作成效顯著,實現了“1+1>2”的效果。
隨著“十四五”大幕揭開,環渤海港口進一步強身健體,融入新發展格局當中,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打通經脈。
河北港口集團繼續推行“您有事我來辦”服務承諾,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從源頭開始,全面掌握物流鏈信息,依托港口優勢,打造穩定中轉鏈條。秦皇島港及時組織六大發貨單位駐秦辦研討供需形勢,進一步加強上下游協調聯動,為冬春季保供保暖能源物資運輸提供保障。曹妃甸煤炭公司逐一溝通摸排客戶年度業務需求,根據上下游客戶資源“牽線搭橋”,積極爭取在港中轉量。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2月26日在天津簽署了關于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由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向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34.99%股權。在天津港方面看來,這次簽約是更好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主動作為,是深化港航產業鏈合作的共贏之舉。這將有利于打造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更有利于對外航線開發和重點航線增量擴容,實現天津港集裝箱業務跨越式發展。
在技術賦能下,天津港這幾年智慧港口建設快馬加鞭。傳統集裝箱碼頭在經過全流程自動化升級后,已經全面投入運營。過去堆場調度、岸橋操作、裝卸等上百名工人共同作業的場地變成了“無人工作區”,正在建設的新一代智能化碼頭首個泊位預計年底投入使用。這些經驗也將向包括河北港口在內的國內更多港口推開。
共贏才是合作之道。如今的環渤海港口群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今后津冀雙方將繼續織密環渤海航線網絡,增強津冀港口群在環渤海、內陸腹地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高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錯位發展、高效協同的津冀世界級港口群。”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說。
“津冀港口資源整合,對于參與世界競爭、搶占全球競爭力高地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說,從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來看,港口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區位優勢和天然的對外開放平臺。把津冀港口資源進行整合,有助于把京津冀建成全球第七大世界級城市群,參與全球產業鏈的競爭,提升京津冀地區的經濟活力。
北部灣“三港合一”構建國際門戶大港
□記者 潘強 朱麗莉 南寧報道
北部灣畔,春潮涌動,萬噸巨輪往來穿梭,碼頭旁、園區內一派繁忙,“一灣相挽十一國”的獨特區位優勢正成為這里開放發展的強勁動力。
翻開中國地圖,廣西北部灣——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清晰可見,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座港口城市宛若三顆明珠,璀璨奪目。
防城港1984年首接萬噸級貨輪,1989年被列為全國19個樞紐港之一。與此同時,北海1984年被列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北海港1986年第一個萬噸級泊位建成投產。1992年8月1日,欽州港正式開建,14個月后順利建成2個萬噸級碼頭泊位,逐步發展成全國地區性重要港口。
為適應開放發展新形勢,200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三港合一”成立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開創了全國沿海港口跨行政區域整合的先河。整合后,欽州港主營集裝箱業務,防城港聚焦大宗散貨,北海打造郵輪母港。
清晨,伴隨著碼頭旁機器的轟鳴聲,欽州港勒溝作業區調度室值班主管龐建春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手上的信息表清晰地記錄著巴拿馬、新加坡、巴西、南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舶靠泊順序。“20多年前,每天只有一些鋼板船靠泊,載重多為千噸級,而今10萬噸級的貨輪已經較為普遍。”龐建春說。
如今, 北部灣港 共有生產性泊位超過26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最大靠泊能力為30萬噸級,成為中國面向東盟的國際門戶港,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20多年前,廣西北部灣沿海的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和吞吐量的迅速上升,臨港產業隨之快速發展。
在廣西自貿區欽州港片區華誼化工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基地,多臺塔吊設備來回擺動,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這一項目總投資700億元,是廣西目前最大的單體投資產業項目。
北部灣沿海地區搶抓機遇,著力打造“向海產業”。在欽州,“油、煤、氣、鹽”多元石化產業體系初步建立,華為數字小鎮、恒逸化纖等項目開工,并帶動和吸引荷蘭孚寶、法國蘇伊士等行業領先者前來落戶。在北海,石油化工、新材料、硅科技和林漿紙四個千億產業加速形成,一批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加速推進。在防城港,鋼鐵、有色金屬、能源、糧油等為重點的現代臨港產業集群加速形成,柳鋼、盛隆冷軋等項目加速落地。
“依托港口發展,北部灣經濟區已經從10多年前基本沒有重大項目落戶的‘產業荒漠’,成長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產業基地。”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說,“十四五”期間,北部灣經濟區將基本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新局面,打造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和帶動廣西高質量發展新增長點。
走進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港口作業區,時常可見繁忙的裝卸作業場面,貨物搭乘海鐵聯運班列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而來。這條將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緊密相連的“黃金通道”,是北部灣港吞吐量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自2017年開通以來,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開行連通西部省份的5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2020年開行4596列,較2019年的2243列有大幅增長,開行數量超過前三年總和。
“作為億噸大港,北部灣港不斷發揮面向東盟的前沿門戶的優勢,其樞紐地位正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深入推進穩步提升。”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黃葆源說,北部灣港已開通內外貿航線超50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實現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
北部灣港還不斷擴大在馬來西亞關丹港、文萊摩拉港的投資,推進與東盟其他國家合作開發建設港口的商談工作,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成員達39個。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北部灣港(本港)貨物吞吐量完成6191.56萬噸,同比增長16.06%,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36.81%,實現“十四五”開局之年首季“開門紅”。
廣西北部灣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健力見證著北部灣的發展壯大,“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港積極投身新發展格局,國際門戶港建設正加快推進。”
遼寧兩大上市港口合并協同提升競爭力
□記者 郭翔 鄒明仲 大連報道
隨著“仁建19”輪靠泊營口港,遼寧港口集團(下稱“遼港集團”)今年新增的第二條內貿集裝箱航線“營口-泉州-漳州”航線在3月4日正式開通運營。大連港今年以來則新增三條東南亞直航航線,東南亞集裝箱航線增至22條。兩港分別作為遼港集團內貿樞紐港與外貿樞紐港的定位日趨清晰。
遼寧兩大上市港口大連港與營口港在2月9日實現換股合并,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終止了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由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的遼寧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將作為遼港集團旗下港口主業的核心上市平臺。大連港、營口港的港口作業量約占遼寧沿海貨運吞吐總量的70%,業務涵蓋集裝箱、油化品、散雜貨、滾裝等貨物門類。
招商局集團與遼寧省政府早在2017年3月就推進港口整合達成共識,11月,具有過渡性質的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大連港集團、營口港務集團100%國有股權隨后注入公司。2018年11月,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更名為遼港集團,12月,招商局集團第一筆200億元增資款匯入,部分股權交割完成。2019年1月,遼港集團正式掛牌,8月,招商局集團對遼港集團實現控股。
遼港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周擎紅表示,整合前,遼寧沿海港口由于歷史原因,內部過度競爭等問題突出,資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港口結構性配置不均衡,全程物流、供應鏈等集成服務發展滯后。
大連港與營口港之間的同質化過度競爭曾經尤為明顯,價格戰輪番上演。以兩港都經營的煤炭、礦石、鋼材、散糧等散雜貨業務為例,由于貨值較低,貨主和貿易商對港口操作費率較為敏感,兩港就通過降低港口操作費率以爭搶貨源。在競爭激烈的2014年,大連港、營口港凈資產收益率分別僅為3.09%、4.85%。
事實上,在遼港集團“小總部、大產業”管控模式和更加貼近市場和客戶的組織架構下,改革大連、營口兩港既有的生產組織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高效推進業務整合融合,勢在必行。這兩大上市公司換股合并后,通過資產、人員、品牌、管理等各個要素的深度融合,將成為中國北方地區資產、收入和利潤規模最大的港口行業上市公司之一。
遼寧港口整合的效果已經顯現。遼港集團已連續兩年實現貨物吞吐量逆勢上揚,新開集裝箱航線近40條。2020年,大連推進外貿集裝箱樞紐港建設,新開東南亞外貿線7條、遠東線1條;營口推進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建設,新開內貿航線7條,實現海鐵聯運量超百萬標箱。
“自從推進港口整合,實現‘央地混改’以來,遼港集團經營業績穩步提升。2020年1月至9月,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1%;經營性利潤同比增加7.7億元。”遼港集團董事長鄧仁杰說。
相關業內人士認為,大連港與營口港的換股合并進一步深化了遼寧港口整合效果,將提升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和融資能力,發揮港口協同效應,促進港口功能和結構調整。
由大連港股份公司更名而來的遼寧港口股份公司將會把經營重點轉移到提高服務水平、發揮臨港聚集功能、加強與區域產業的銜接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對外競爭力。遼寧港口股份公司還將根據港口的地理區位、自然稟賦和功能定位,對集裝箱、散雜貨、油品等多個貨種的貨源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實現功能結構上的錯位發展,并對大連、營口兩地的岸線資源、泊位、堆場、倉儲設施等進行統一科學規劃,優化港口資源配置的開發,避免重復建設,實現集約開發。
此外,遼港集團加入招商局集團后,借助招商局集團在港口、航運、物流等業務領域的內外部資源,在航線開發、貨物中轉集聚、通道建設等方面開展業務聯動。同時,大連港與營口港、丹東港、盤錦港、綏中港之間互補性較強,有利于建立“組合港”整合營銷模式,為客戶搭建一站式、多通道物流服務模式。
理順內部競爭后,遼港集團將進入更廣闊的環渤海港口中搏擊,努力建立環渤海港口新型競合關系。遼港集團與天津港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展集裝箱航線開發、中歐班列貨源相互支持等業務;與山東港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油品中轉、糧食運輸、客貨滾裝航線等10項業務合作,攜手共建世界一流港口。
作為東北地區“央地混改”的標桿,遼港集團推進港口整合的成功實踐將更加充分地發揮港口的門戶樞紐作用,推動遼寧港口的轉型升級,助力遼寧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更好地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