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雙增長 山東港口實現首季生產“開門紅”
2021-04-08 10:23:57
Landbridge平臺
4月7日,記者從山東港口獲悉,2021年一季度,山東港口發揮內外“雙循環”的“雙節點”優勢,生產數據全線飄紅,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突破3.7億噸,同比增長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9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創出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勝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一季度的山東港口全力推動“東西互濟、陸海聯動”,通過海陸雙向不斷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初見端倪。
其中,海向,山東港口推進以青島港為龍頭的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建設,外貿集裝箱增開加班船保需求,持續擴大空箱調撥規模,全力打造“一帶一路”航線和集裝箱跨境電商精品快線;內貿集裝箱加強“散改集”下水、入箱開發,創歷史最好水平。其中,日照港開通中歐件貨新航線,新添“日照—南沙”航線運力。煙臺港南沙航線箱量連創新高,成為山東港口集裝箱內外貿一體化運營的成功寫照。
陸向,山東港口積極擴大鐵路班列開行站點覆蓋,助力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推動沿黃流域城市共建海鐵聯運中轉基地,并大力實施江海、河海聯運,放大樞紐功能。青島港大力爭攬晉冀豫交叉腹地貨源,開通了山東魯麗鐵路全程物流,鐵路發運實現新增量。日照港新增“日照港—武安”礦石敞頂箱班列;首列載有澳大利亞進口鉛精礦的集裝箱鐵路專列發往河南靈寶站,打通有色金屬全程物流業務新通道;火車作業累計刷新各項生產紀錄59項……
智慧港口建設方面,一季度,山東港口集中啟動12項集團總部級項目,打造“智高點”,搶占“制高點”。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上線“智能運維系統”,將事后排查處置變為事前預警;創新智能堆場策略,助力高速軌道吊雙箱作業效率再提升;上線“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實現現場車輛的智能化管控;上線“陸側收發箱作業超時監控系統”,依托大數據從集卡車入港待時等多個維度,整體呈現陸側作業情況,大幅縮減周轉時間。
日照港在率先推行傳統堆場與自動化堆場混用、內外集卡車同行“經濟版”模式的基礎上,加快無人集卡測試,沖刺智慧港口場景下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主力軍;加快建設皮帶機流程控制系統和智能巡視系統等項目,全面加快散貨作業流程化、智能化,打造港口轉型升級新典范。煙臺港研發高精度全自動混配系統,成為全國唯一以專業化流程線方式對四種物料進行精確混配的港口,打破了以往兩種不同純度礦石混配的傳統界限,繼去年“煙臺港鐵礦石混配”被認定為2020年度山東知名品牌后,再次實現新突破。
在鞏固擴大既有優勢“存量”同時,山東港口還加快培育新業務、新優勢“增量”,“創新為港口提速新動能”成為一季度山東港口發展的亮點之一。
其中,青島港搶抓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等政策機遇,全力促成在青島地區外錨地為過路船舶提供掛港加油業務的首單落地,開青島地區掛港加注業務先河;對焦炭加強業務鏈優化,擴大“散改集”業務,焦炭、“散改集”作業量實現兩位數增長。煙臺港依托幾內亞鋁礬土全程物流體系,聚焦“優化貨源支撐結構和多式聯運通道建設”,精準對接達圣鐵路建設項目需求,累計進口15艘次幾內亞鋁礬土,回程出口13艘次件雜貨。濰坊港啟動外貿石油焦出口業務,為打造區域性石油焦混配集散中心奠定了基礎。濱州港大力開展“套泊熱接”32組,壓縮船舶待航時間70.97小時,碼頭利用率達到70%。
(來源:中國水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