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浪潮”來襲,海運需求仍是供不應求
2021-03-29 13:44:00
Landbridge平臺
近期船廠的新訂單激增,集裝箱承運人和非經營性船東(NOO)似乎終于對全球船隊嚴重的運力限制做出了反應。
根據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的最新分析,由于該行業努力應對結構性運力過剩,在連續一段時間幾乎沒有新造船合同之后,“最近兩個季度出現了大量新的集裝箱船新造船訂單,特別是超大型船舶” ?! ?span style="display:none">t1T大陸橋物流聯盟
2010年,隨著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集裝箱運輸業進入最嚴重的運力過剩時期,并伴隨著最低的運費,當時訂單與船隊的比率達到了30%。
隨后不久,幾乎所有人都推遲了新訂單,這一比例降至10%,到去年年中,市場上的新交易實際上已經停止。如今,在以NOO為首的船東已經開始重新下訂單的這兩個季度中,該比率上升為15%。
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去年第四季度訂購了100萬標準箱的新船,今年到目前為止,訂單中有122萬標準箱的新船。
報告還指出,新訂單分為三種船型:29艘megamax船,約24000TEU;60艘15000-16000TEU的 maxi neo-panamax船;以及21艘小型新巴拿馬型船。
其中,大約80%的新訂單是由NOO和船舶租賃公司下達的,其余的則是Evergreen,OOCL和Hapag-Lloyd。
Evergreen擁有20艘15000TEU的船舶訂單,表示另外30萬teu的運力。但是,該承運人將擁有10艘,而日本船東Shoie Kisen將擁有另外10艘,并將以長期租約的形式租給Evergreen。
同樣,據信MSC是NOO幾艘訂單的承租人,這些訂單總計10艘24000標箱船,將于2022年至2024年之間交付。
Seaspan是新建船合同中最活躍的,約占所有新訂單的三分之一,擁有31艘運力在12200-24000TEU的船舶。新船的絕大部分將在2023年-2024年間進入市場。
目前幾乎沒有4000 - 10000TEU的船舶訂單——只有3艘正在建造中。
Alphaliner認為,遲早需要對中型市場進行一些補充。在7000至9000TEU范圍內,許多以前的頂級市場船舶從21世紀初開始使用,并將在本世紀后半葉達到退休年齡。
“但是,新建船的范圍非常有限。預計今天的許多此類規模的船將被更大噸位的船所取代,例如,如今正在建造和訂購的數量眾多的12000TEU緊湊型新巴拿馬型船。”它補充說。
(來源:搜航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