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港口生產迎開門紅
2021-03-05 14:24:43
Landbridge平臺
港口是經濟的晴雨表。今年以來,全國多地港口作業忙,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港口經濟實現新年開門紅。
在2月26日交通運輸部召開的2021年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介紹,1月份,全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9億噸,同比增長17.4%,比2019年1月增長13.4%。集裝箱吞吐量完成了2377萬標箱,同比增長13.2%。比2019年1月增長7.3%,港口的貨物吞吐量自去年4月至今年1月連續10個月實現正增長。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今年2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有望突破340萬標準箱。這創造了一項歷史,在經常包含春節的2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站上月度300萬標準箱這一臺階。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港2月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月度300萬標準箱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內工廠積極響應“就地過年”倡議,工人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物資,集裝箱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二是與上海港“主動出擊”的發展戰略有關,通過努力實現了更大的突破;三是市場行情熱火朝天,中國出口強勁支撐,同時世界各國對中國的信心更上一層樓,屢屢再創新高。
多地港口生產喜迎“開門紅”
以往,從春節開始到節后2至3周,都是傳統的航運淡季。進入二月份,不僅上海,今年多地迎來繁忙的“淡季”。公開消息顯示,春節假期期間,天津港集團累計接卸船舶174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2萬標準箱,較去年春節同比增長18.6%。僅年三十當日,廣州港就完成了貨物吞吐量123.7萬噸,集裝箱吞吐量3.03萬標準箱,進出港船舶累計達到56艘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春節假期期間,共完成靠離船舶621艘次,同比增長29.11%;貨物吞吐量完成1247萬噸,同比增長12.8%。揚州港方面,從2月12日到2月17日,貨物吞吐量超過23萬噸,與去年春節期間相比增長了45%。
與此同時,中國港口協會監測的2月中上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同比增加24.2%,其中上旬增長27.5%,中旬增長20.7%。監測數據同時顯示,2月中上旬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0.7%,其中,上旬增長73%,中旬增長48%,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5.5%,內貿同比增長43%。
另外,集裝箱業務已好于疫情前水平。分港口看,深圳港增速超過100%,上海港增速近90%,寧波舟山港、天津港增速分別超過70%和60%。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解釋稱,從時間上看,一些發達國家疫情有所緩解,經濟趨于活躍,以往積壓下來的需求集中釋放。從空間上看,疫情讓一些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原本由這些國家承接的訂單轉往中國。相比之下,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更為完整,而且較早復工復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港口自然業務繁忙。
宋清輝表示,今年以來,包括上海、青島、廣州、珠海等多個港口都比較繁忙,主要是受疫情期間積壓的大量需求等因素影響,市場的訂單呈現出一波井噴之勢,并呈現出服務需求快速增長、輻射范圍不斷擴大等特點。
發揮好“雙循環”重要戰略鏈接作用
不過,盡管港口繁忙,市場行情較好,但對于良好的外貿形勢和前期訂單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在宋清輝看來,當前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仍處在疫情陰霾之中的大背景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穩定,進口形勢也較為積極樂觀,預計今年我國外貿總額或仍將會保持再創新高的趨勢。由于整體基數較低,預計今年我國經濟穩增長沒有太大的壓力,或將會持續向好、穩中求進。
從近日發布的2月PMI來看,2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6%,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13項分類指標中,生產、新訂單、采購量、出廠價格、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6項指標持續處于榮枯線之上,在手訂單、產成品庫存、進口、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等6項指標持續位于榮枯線之下。只有一項指標從線上掉到了線下,即新出口訂單。這一指標由上月的50.2%掉到了48.8%,回落了1.4個百分點,達到去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民生銀行宏觀分析師王靜文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表示,近1個多月來,隨著新增確診人數較1月中旬已經大幅回落,全球經濟處于重啟狀態,國際貿易正在逐漸回暖,中國將面臨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隨著更多國家復工復產進度加快,訂單轉移效應明顯減弱,中國出口占全球比重將會趨于回落;另一方面,全球經濟重啟,將會帶來外需的整體反彈。兩種力量的綜合作用下,預計上半年我國出口仍將會保持在相對高位,但后續將會漸進回落。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預計今明兩年集裝箱出口運輸需求將會大幅增長。”宋清輝說道,在此背景下,各港口要做好周密的準備、部署和安排,解決好“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等相關問題,緩解海運供需矛盾,提高服務效率,為保障我國進出口貨物運輸需求奠定基礎。
據了解,日前,中國船東協會、中國港口協會擬聯合班輪公司和港口企業起草《關于暢通國際物流服務穩外貿工作的倡議》,號召各方多措并舉,強化合作,創新手段,加強自律,共克時艱,共同維護外貿穩定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另外,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看,港口如何抓住“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機遇,非常重要。從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強調“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