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個空箱落地廈門港 “絲路海運”保障“兩鏈”循環(huán)
2021-02-25 14:15:36
Landbridge平臺
2月22日上午,“絲路海運”命名航線船舶“鴻城”輪(英文船名:KOTA LANGSAR)緩緩靠泊廈門港海天碼頭。該航次在廈門卸下約1800個空箱,占卸船總數(shù)的近80%。海天碼頭為該輪開啟“絲路海運”全速作業(yè)模式,空箱將更快地到達發(fā)貨人手里。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球供應鏈順暢運轉面臨挑戰(zhàn),空箱回轉效率低下導致物流成本飆升,造成“一箱難求”的局面。該批由新加坡太平船務有限公司負責承運的空箱由6家國際箱主組成,主要來自南非、新加坡等國家,抵達廈門后,將很快裝上本地貨物再出口到“海絲”沿線港口。
為保障港口生產正常運轉和“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廈門港航企業(yè)積極采取措施,加速空箱循環(huán)。嵩嶼碼頭積極幫助航商合理調整船期,協(xié)調船舶直靠廈門港,同時協(xié)調外堆場增加疏運力量,提前做好場地規(guī)劃,聯(lián)系船東“能卸多卸”空箱,在解決船東船期調整困難的同時為客戶用箱做好儲備;海天碼頭通過科學安排作業(yè)計劃、優(yōu)化資源配置、加強溝通反饋等多項措施,進一步優(yōu)化提卸箱服務,保障生產服務精準高效。
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李南表示,“力保‘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是‘絲路海運’的重要任務,隨著近期‘絲路海運’港航發(fā)展專項資金的落地,國際航商對福建‘海絲’核心區(qū)的高質量發(fā)展更有信心,強有力的“絲路海運”港航網(wǎng)絡正在形成。
今年春節(jié)期間(2月11日至17日),廈門港“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累計開行51個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2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0%,取得“開門紅”。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xiàn)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lián)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