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與東南亞港口加強合作
2021-01-28 14:06:05
Landbridge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越來越密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港口企業“走出去”成為必然選擇。
東南亞地區是中國經貿發展的重要區域。在該區域中國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港口主要有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和漢班托塔港、新加坡的中遠-新港碼頭、馬來西亞的關丹港和黃京港、文萊的摩拉港、緬甸的皎漂港、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等。
港口企業加快布局
2020年3月26日,招商港口通過Terminal Link完成10個目標碼頭中8個碼頭股權的收購,相應的收購總金額約為8.15億美元。首期收購碼頭分別為CMA CGM-PSA Lion Terminal Pte. Ltd.(新加坡)的49%股權、First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mpany(越南)的47.25%股權、Laem Chabang International Terminal Co Ltd(泰國)的14.5%股權。通過該項投資,招商港口的全球布局也由此前的18個國家和地區擴大至25個,進一步完善了全球港口網絡布局。
招商港口長期深耕東南亞市場,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招商港口共有150條航線掛靠東南亞港口,包括亞洲航線130條,其中東南亞航線超100條。
作為南亞地區唯一的深水中轉碼頭,招商港口與斯里蘭卡國家港務局(SLPA)合作建設的科倫坡港南集裝箱碼頭是迄今斯里蘭卡投入運營的最大外商投資項目。自2017年漢班托塔國際港口集團(招商港口與SLPA合資經營企業,招商港口持有85%股權)正式接手漢班托塔港以來,漢班托塔港靠泊船舶艘次和貨物吞吐量均創下歷史紀錄,還于2020年4月迎來了首艘燃料油船舶靠泊卸貨,正式啟動船舶低硫燃油補給業務。未來漢班托塔港將重點開發油氣、集裝箱業務,大力引進臨港產業,按照中國深圳蛇口“前港、中區、后域”綜合開發模式(PPC模式),發展成為南亞地區的國際海運中心和綜合性商業發展平臺。
與招商港口在東南亞地區布局的多點開花不同,中遠海運港口對東南亞港口的布點較為集中。2018年11月21日,中遠海運港口與新加坡港務集團就位于新加坡的中遠-新港碼頭新增兩個泊位簽署合作備忘錄。新增兩個泊位后,中遠-新港碼頭擁有5個大型集裝箱船泊位,年集裝箱處理能力由原有3個泊位、共300萬TEU升至約500萬TEU。新增的泊位有自動化堆場配合運作,能更有效安排船舶靠泊、提升碼頭效率,并大幅提高服務能力和質量,有助中遠海運港口加強在新加坡的碼頭網絡布局,助力中遠海運集團船舶大型化及產業聯盟化的發展。
此外,北部灣港近年來不斷擴大在馬來西亞關丹港、文萊摩拉港的投資,并推進與東盟其他國家合作開發建設港口的商談工作,港口國際化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其中欽州港所在的北港集團收購關丹港部分股權,獲得了60年的特許經營權。關丹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也是馬來西亞東海岸唯一可處理集裝箱貨物的港口,馬來西亞政府規劃將其打造成東海岸的區域性樞紐港,以加快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
“走出去”戰略呈多元化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僅僅建造一個港口,還會投資毗連的自由貿易(特別)經濟區和一些其他的發展項目。與中國合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會獲得一套完整的發展規劃。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謝文卿表示,中國企業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建設,一般分為港口承建和碼頭運營兩大類。前期碼頭投資主體以港口承建企業為主,中國本土碼頭運營企業近幾年才開始探索“走出去”,以輸出碼頭運營技術和管理經驗、取得碼頭經營權為主。“國內港口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碼頭運營、管理、技術、服務經驗,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參與到碼頭的實際運營當中,管好用好這些海外資源”。
招商港口相關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分析道,招商局集團依托海外港口網絡,推動PPC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即以港口為龍頭和切入點,以臨港產業園區為核心和主要載體,通過硬環境與軟環境的打造,發展適合東道國資源稟賦的相關產業,然后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后方的城市建設,推動項目在東道國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PPC模式不僅能很好地融入當地經濟發展,而且可以為中國的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通過一攬子的解決方案,幫助眾多的中小企業“走出去”。
談及招商港口的后續投資計劃,該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表示:“目前全球產業在轉移,特別是中國的產業也轉向東南亞。未來,招商港口將按照‘東西路線、南北路線、一帶一路沿線’的海外布局方向,在商業可行的前提下謹慎把握東南亞區域的合適的投資機會。”
中遠海運港口相關人士告訴《航運交易公報》,中遠海運集團正依托港口和航運優勢逐步延伸陸向堆場、倉儲等物流業務,不斷拓展全程物流服務功能。如在2018年,中遠海運集團完成對高昇控股有限公司的要約收購。該企業在新加坡擁有倉庫和集裝箱堆場等設施,經營保稅汽車運輸、存放等業務,在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也經營部分物流業務。中遠海運集團未來依托中遠-新港碼頭拓展陸向物流網絡,完善國際航線和區域內支線布局,努力打造區域航運中轉樞紐。
當前,中國正在加緊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港口企業“走出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中國港口企業發展的紅利,也將惠及“一帶一路”沿線更多國家和人民。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