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貿(mào)易量放緩,否則港口擁堵不會得到緩解
2020-11-13 14:18:23
Landbridge平臺
亞洲和北美港口都在今年發(fā)生大規(guī)模擁堵,這對整個供應鏈造成了危害。從原因上來看,需求的波動和運力的管理以及港口設施的缺乏是根本原因,但從解決方法上面看,讓班輪公司增加運力和迅速擴大港口設施能力都比較難,只能依賴于需求增長的放緩。
擁堵的原因-港口
亞洲港口的堆場和倉庫都積壓了大量貨物,港口容量大幅短缺,這種情況在中國和東南亞的港口中已經(jīng)持續(xù)了大約兩到三周的時間。來自Worldwide的喬恩·門羅(Jon Monroe)表示,這些港口“太落后了”,無法滿足貨物急速上升的需求?,F(xiàn)在只能等需求下降,問題才能夠得到緩解。
門羅說表示,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現(xiàn)在的集裝箱船不都是滿載出發(fā)的,這似乎和當前集運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有些相悖,但如果能考慮到是港口出了問題,那么這種情況發(fā)生地理所當然。
“想想看,由于港口內(nèi)沒有足夠的運輸設備,那么船舶就只能在虧艙的情況下駛往下一目的港,而未裝上船的貨物只能在港口積壓。積壓又造成了更多的擁堵,所以整體情況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目前,亞洲碼頭的集裝箱積壓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兩到三周。”
他說,亞洲一些港口設備缺乏非常嚴重,以至于那些已經(jīng)購買了優(yōu)質(zhì)運輸服務的托運人找不到集裝箱。
擁堵的原因-美國進口商
另外,進口商在將集裝箱退還給承運人之前堅持進口也是造成擁堵加劇的原因之一。“由于東向集裝箱流(美國進口)的不平衡比例為二比一,西向船船舶無法裝載那么多集裝箱,因此集裝箱只能大量堆積在美國。所以除非需求量下降,集裝箱才能被轉(zhuǎn)移回亞洲,兩地箱量才能平衡。當集裝箱到達美國時,進口商一般將其保存10-14天,集裝箱在碼頭外的平均停留時間為8至10天。”
擁堵的原因-貿(mào)易流向不均衡
荷蘭咨詢公司Dynamar 的 Darron Wadey表示,“跨太平洋航線流量非常不正常,”他說,數(shù)據(jù)顯示,相對于遠東的運力短缺,從9月19日到8月20日,美國東海岸運力增加了16%,美國西海岸則增加了8%。
美國關鍵港口進口表現(xiàn):Source Worldwide Logistics
為什么需求下降運價反而上升,航運公司不是取消空白航班了嗎?
Dynamar的報告將這個問題歸結(jié)于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航運公司的運力計算中都假設了服務以最大容量和班次運行,而這樣計算容易造成錯覺。Wadey說:“據(jù)我們所知,在太平洋航線上,承運人是通過減少一項又一項服務而不是閑置這整條船來管理運力。因此,2020年7月觀察到的運力‘增長’實際上是虛擬的,而不是實際的,實際上是高估了。從表面上看,承運人通過取消空白航班,將2020年的運力與2019年的運力供給持平,但實際上根本不平。”
承運人利用疫情提高了運費并增加了新的收費標準,于是,貿(mào)易公司就需要以高昂的價格將產(chǎn)品推向市場。沒有做出及時跟進措施的一些進口商紛紛倒閉。今年班輪公司引入了一系列附加費,平均運價已經(jīng)提高到了高于各種貨運(FAK)現(xiàn)貨水平的水平。
門羅表示,赫伯羅特已暫停美國對華的出口運輸服務,他認為“其他承運人效仿只是時間問題。”
第二個因素在于需求的波動,Container Trades Statistics(CTS)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八個月,遠東至北美方向的集裝箱運輸量下降了2%。但前四個月和后四個月的運輸需求存在明顯的差異。根據(jù)CTS的數(shù)據(jù),將2020年前四個月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跨太平洋航線的運量同比下降了9%,但從5月到8月同比卻增加了4%。根據(jù)Dynamar的分析,需求量的這種變化反映了遠東-北美西海岸的運價。在2020年的前17周,即4月底,這條航線運價同比下降了11%,從那以后(直到第43周),運價平均上漲了105%。
“與此同時,后四個月運價的上漲只是由于在這四個月中,銷量反彈但航運公司卻在運力管理,而所有這些都因設備可用性問題進一步加劇。”
Wadey繼續(xù)說:“再討論一下集裝箱的問題–我們不相信集裝箱本身就短缺,我們更相信集裝箱只是不在需要的地方–這也是可以解釋為什么遠東-北美運費上漲的愿意之一。”
門羅對Dynamar的分析表示認同。他也認為箱子的不平衡不是由集裝箱需求激增引起的,而是由船舶經(jīng)營者本身引起的。“在集裝箱裝貨港剛剛開始擁堵的時候,如果承運人沒有繼續(xù)增加空白航班,那么情況就不會變得如此糟糕。但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他們以前做過。”
綜上所述,需求下降導致運價上升的原因在于,2020年4月以后,需求增長遠高于運力增加。
解決擁堵的唯一辦法
貨運代理Worldwide Logistics的數(shù)據(jù)顯示,除非貿(mào)易量放緩,否則太平洋兩岸的港口目前的擁堵不會得到緩解。
(來源:信德海事網(wǎng))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nèi)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xiàn)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lián)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