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港奏響“智慧交響曲”
2020-11-02 16:10:54
Landbridge平臺
10月26日,記者在張家港港務集團碼頭看到,作業現場各貨種船舶高效靠離、門機列隊作業、流動機械在碼頭堆場間有序穿梭,熱火朝天的作業景象與藍天碧水交相輝映,絲毫不見傳統碼頭業態舊面貌。
近年來,在智慧港口大潮下,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正推動著張家港港這座有50多年歷史的港口向著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升級邁進。如今,通過多年先行探索、自主創新打造港口要素系統,張家港港務集團奏響了智慧港口建設“交響曲”。
系統巧搭橋 管理更精細
“船舶什么時間到港、機械抓斗什么時間抓取貨物、貨物什么時間以什么方式運輸,通過這個‘智慧大腦’,我們都能一目了然。”在張家港港務集團可視化生產指揮中心,生產管理員費玉龍指著電腦屏幕說。
他口中的“智慧大腦”,是張家港港務集團匠心打造的港口要素系統(PORTS系統)。通過該系統,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掌握張家港港3353米岸線上16個萬噸級以上泊位的生產情況。
張家港港務集團生產業務部部長黃英凱告訴記者,“指揮中心可以通過系統遠程傳達實時指令給船舶、機械、場地、人員等,整個生產過程也因此更加順暢。例如,我們通過PORTS系統,實現合理規劃大輪上場、車輛進出場線路,還可以提前預知進出庫信息,有效減少重復翻樁和無效轉棧。”
此外,為了讓抓斗與門機能更精確匹配,張家港港務集團通過深度探索,將門機稱重系統與現有電控系統協同控制,成功實現抓斗智能挖掘控制和雙工況的自動切換,有效降低作業超載保護次數,減少重新抓取過程。這在大大提高作業效能的同時,也為精細化管理增添了智慧成色。
用張家港港務集團生產業務部部長黃英凱的話來說,這些系統的開發“推動了港口生產管理由‘模糊定性’向‘準確定量’的歷史性變革。”據他介紹,港口要素系統的投用實現了船舶、人員、設備等港口生產要素的可視化、全定位、能追溯、可監管的管理模式,讓散雜貨碼頭生產管理實現高度信息化、智能化。
數據顯示,自港口要素系統應用以來,張家港港的貨物通過能力每年都有8%左右的提升,碼頭年吞吐量都在1億噸以上。港口要素系統已經成為張家港港智慧港口建設的新名片。
數據添動能 效率更優化
港口要素系統是一座潛力無限的富礦,但孤立的數據很難轉化為生產力。
“只有打破數據壁壘,讓數據不再成為‘孤島’,才能將數據轉化為洞察力、生產力、決策力。”張家港港務集團技術中心大數據分析中心副主任許丹說。
為此,在成功開發港口要素系統基礎上,張家港港務集團進一步打造了港口大數據系統(PDS系統)。據介紹,該系統將港口173個數據源與66個關鍵崗位一一關聯,實現“一次錄入、全程共享”,并通過先進的報表開發工具,實現了所有數據報表的自動采集、自動匯總、自動生成。港口發展由“業務驅動”向著 “數據驅動”穩步邁進。
“依托大數據系統,我們每個月2號就能將前一個月所轄碼頭的吞吐量、自然噸、營收等關鍵數據自動生成報表。”張家港港務集團投資管理部部長吳才友表示。
及時的數據與精準的分析,帶來的是港口數字紅利。
通過大數據分析,張家港港找到了各拖輪空駛時經濟車速,并倡導拖輪空駛候潮航行時使用經濟車速;并針對船長途護航進一步制訂了油耗考核辦法,讓經濟車速成為常態。據了解,兩年來單航次平均油耗下降8%以上,降耗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張家港港牢牢把握住“穩量增效”的目標任務,實干篤行、奮力前行,各項主要指標逆勢而上,1—9月張家港港務集團本部吞吐量達4787.03萬噸;主營收入完成4.98億元,凈增4753萬元,同比增長10.55%;實現利潤1.19億元,凈增6100多萬,同比增長一倍多,再創歷史新高。
智能化抑塵 港口更美麗
在張家港港務集團港盛分公司散貨專業碼頭后方,15.8平方堆場上卻不見一絲粉塵。
“我們在‘卸、裝、轉’三大易起塵點都想辦法實現全過程精準管控。”港盛分公司總經理陸君華告訴記者,在散貨卸船環節,他們通過創新自主研發了“門機料斗多級自動噴霧抑塵系統”,以80%以上的高抑塵率從源頭解決了抓斗放料瞬間起塵難題。“該創新成果還榮獲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二等獎。”陸君華自豪地說,“張家港港務集團自首次參評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以來,12年參評、12年獲獎,長江港口獨一份”。
智慧港口的建設除了帶來金山銀山,也為綠水青山增添了一抹亮色。
隨著散貨的放量、進出庫作業的頻繁,轉運環節粉塵控制成為新的難題。對此,張家港港務集團將轉運節點抑塵噴霧化,即應用濕式抑塵技術,對流程皮帶機轉接點、滾軸篩篩分點、破碎點和地磅等關鍵轉運點安裝多套自動噴霧裝置,及時壓制散貨起塵。
而在可視化生產指揮中心操控的港口要素系統,還有一項智慧子系統——粉塵監測與智能控制系統統籌全局:散貨堆場粉塵在線監測儀與噴淋抑塵系統智能聯動,通過激光雷達掃描和云計算,堆場任何一個位置一旦出現粉塵濃度超標,灑水噴槍就會接到指令,自動開啟降塵噴灑,“這就好比讓港口粉塵治理安上了‘智慧眼’、裝上了‘瞄準器’。”張家港港務集團技術工程部副部長劉建軍介紹到。
“港口的發展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長江經濟帶,更好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我們不僅要進一步積極探索智慧港口的路徑,還要為張家港市打造‘以港興市’新動能注入強勁動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智慧港口建設必將會讓張家港口岸‘國際商港’名片更加靚麗,必將助推江蘇港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張家港港務集團董事長詹新望自信地表示。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