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的“智變”升級路
2020-05-11 14:33:56
Landbridge平臺
5月4日,記者在廈門海天集裝箱碼頭看到,車輛來回穿梭,機械不停運轉,卻少見工作人員。此時,在操控室內,電腦前的工作人員正忙碌地對碼頭裝卸貨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在橋吊遠程操控系統前,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的機械司機用手輕輕推動操控桿,沒多久,電腦顯示屏就顯示集裝箱任務完成。
“這是廈門港積極推動智慧物流平臺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體區建設、更好發揮廈門港優勢的重要工程。去年以來,廈門港依托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建設,堅持智能化升級,全球航運服務要素正在廈門港進一步加速集聚。”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能裝卸全國領先
利用集裝箱拖車駕駛室里的智能終端,指揮司機分毫不差地將車停在橋吊吊具下;在
橋吊駕駛室內,司機也用終端知道船上的哪一個集裝箱需要裝卸……這是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成員企業)的“集裝箱船舶智能裝卸平臺”在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海天碼頭的應用場景。
“智慧港口”建設的目的,是增強港口綜合競爭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同時也將助力建設“四個一流”港口和交通強國。2019年12月,在海天碼頭上線試運行的“集裝箱船舶智能裝卸平臺”,就是“智慧港口”建設的代表性項目,標志著廈門港“智慧港口”建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該平臺的開發初衷,是為了解決傳統碼頭岸邊作業模式下的成本高、安全管理難度大、存在效率瓶頸等問題。“舉例來說,之前的岸邊作業,需要現場工作人員對拖車進行指揮對位、通過對講機與橋吊司機進行作業指令的溝通、人工核對裝卸箱信息和查驗箱體,需要多崗位人工配合。”海天碼頭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作業除了成本高、效率低、誤操作可能性高外,司機作業條件也比較差,管理難度大。
“集裝箱船舶智能裝卸平臺”帶來根本性變革——通過激光定位、圖片文字識別等數據采集技術,以及大數據、智能算法、實時智能交互,一系列人工作業流程被智能系統替代,實現“一對多”人機作業,岸邊現場工作人員可減少50%、提高安全系數,且未來岸邊作業效率將有望提升10%以上。“在我公司掛靠的全球港口中,廈門港的這一系統先進、安全、高效、可靠,令人印象深刻。”一位船公司代表說。
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具備極強的可推廣性,為傳統碼頭智能化升級改造提供寶貴的技術實踐經驗,對推動港口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繪就現代航運新畫卷
2019年10月9日,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海事局、漳州海事局等多方簽約,旨在共同推進廈門港智能航運建設。
東海航海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航運是傳統航運要素與現代信息、通信、傳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形成的現代航運新業態,主要包括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運服務和智能航運監管5個方面。
“此次簽約,多方力爭將廈門港智能航運發展戰略和廈門港E航海項目納入交通運輸部‘智能航運三年行動計劃’、廈門市‘十四五’發展規劃及階段性行動計劃。”該負責人說。
據介紹,E航海項目,將通過電子手段協調船舶與岸上海事信息的采集、整合、交換、展示和分析,增強船舶導航和相關服務,保障海上航信安全和安保,保護海上環境。該項目將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廈門港的落地應用。
此外,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以“港口+互聯網”推動綠色、智慧港口建設,公司投資建設的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將船公司、船舶代理、堆場、物流公司、貨代和碼頭的集裝箱動態信息實時地通過WEB、APP端錄入以及RFID、OCR、GPS、二維碼等動態采集,實現信息的共享,減少車輛接單及進場等待,碼頭閘口通過時間減少到26秒,通過效率提升近2.5倍,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董事長陳志平表示,將通過建設智慧化的港口生產服務體系,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以傳統碼頭全自動化改造為試點,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最終實現廈門港的整體轉型升級,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新一代綠色生態港口,加快推動廈門港向世界一流強港穩步邁進。
持續升級構建港口未來
智慧港口建設離不開‘單一窗口’加持。在廈門自貿片區各個重點平臺之間,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與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的地位十分特殊且重要,它們攜手發力,起到連通與支撐的重要作用。
經過五年建設,目前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基本構建“口岸公共信息服務生態圈”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了廈門口岸公共信息的整合共享,并開展了大數據挖掘、分析工作服務,為廈門自貿片區在服務口岸通關、建設智慧港口、融入“一帶一路”、開展對臺交流、發展跨境電商等方面提供了數據支撐。
廈門自貿試驗區電子口岸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單一窗口”平臺自2015年上線以來,已相繼推出3個版本。目前,從純粹的進出口貿易通關監管環節,向整個貿易鏈兩頭延伸的“單一窗口”平臺3.0版本已初具規模。
當前,“單一窗口”平臺上線近70項應用系統,形成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關檢“三互”合作、港口物流、金融服務、貿易許可、政務服務、“一帶一路”(對臺)、公共查詢等九大功能板塊。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接“一帶一路”方面,該平臺已加入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APMEN),促進廈門“單一窗口”與亞太經濟體口岸互聯互通。
“堅持企業需求導向,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是“單一窗口”平臺不斷迭代升級的主旨,比如,國際航運中心平臺下的國際郵輪產業,也將積極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郵輪板塊數據平臺。
同時,國際航運中心平臺也將持續加強信息智能化提升,在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術支持下,廈門港海潤碼頭計劃啟動全局性智慧化改造項目,成為中國港口改造升級的廈門案例和廈門模式。
近年來,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推動“智慧港口”建設,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設備遠程控制、智能閘口等項目一一落地,智能化逐步貫穿港口生產的全領域全過程。接下來,該集團將發揮國企優勢,進一步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等先進技術應用在港口生產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一代綠色生態港口。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