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量持續下跌的香港港會迎來黎明嗎?
2019-11-11 10:51:42
Landbridge平臺
據The Loadstar 報道,在香港港集裝箱吞吐量出現持續下跌之后,和記港口控股信托(HPH)公布了2019年前九個月業績情況。
然而,隨著HPH和、中遠海運集團、亞洲集裝箱碼頭和現代碼頭共同啟動的香港海港聯盟(HKSPA)運作良好,和記港口控股信托認為,香港作為海上樞紐的未來可能將迎來新的黎明。
HPH在香港運營三個葵青碼頭,在中國大陸設有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YICT)和惠州國際集裝箱碼頭(HICT)。
HPH表示,由于亞洲內部貨物和轉運貨物的減少,其所運營的葵青碼頭在今年前9個月中的集裝箱總吞吐量同比下降了5%。
同期,在空箱和轉運貨物的推動下,鹽田國際的吞吐量增長了2.6%,盡管這部分被美國運輸量的減少所抵消。
此外HPH還表示,“盡管第三季度對美國的出口貨物下降了8%,而對歐盟的貨物卻比去年增長了6%。”
總體而言,今年前九月的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為84億港幣,而期內利潤為14億港幣,同比下降5%。
HPH指出,由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制造業和商業活動放緩,全球貿易仍然呈現出低迷狀態。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無協議退歐以及中東緊張局勢升級的可能性阻礙了全球經濟增長。
整個香港港的前9月運量為1368萬標準箱,同比下降6.5%。在2018年,該港口在全球排名中下降了兩位,降至第七位,吞吐量下降了5.6%,降至1960萬標準箱。9月是該港口連續第20個月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HKSPA得以創立。
現代碼頭首席執行官彼得·列維斯克(Peter Levesque)在10月在深圳舉行的TPM亞洲會議上解釋說:“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吞吐量下降的問題。HKSPA是一個合資企業,目前香港的四家主要碼頭運營商合為一體。因此,我們分享收入,我們分享成本,我們分享利潤。我們團結在一起不是為了相互競爭,而是讓香港作為一個港口與其他轉運樞紐進行競爭。
列維斯克表示 ,碼頭運營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效率,并激勵貨物“回到”香港。他指出,“我們于4月1日開始運營,迄今為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就環境影響而言,我們將碼頭間卡車運輸減少了40%。”
雖然該聯盟目前仍處于競爭委員會的自愿審查之下,但列維斯克表示,“我們認為這對香港而言是正確的事。”
(來源:港口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