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碼頭”的新動能
2019-06-25 10:20:02
Landbridge平臺
青島港前灣港區南岸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矗立在碧海藍天下,數平方公里的鋼鐵矩陣上,巨型吊車沿著滾軸,往來于集裝箱區和岸邊,無人運輸車踩著擬定好的節拍,精準到厘米停在目標位置。這是亞洲第一座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景象,卻鮮有活動的人影。
碼頭雖“無人”,但是格外流暢高效。這得益于技術的不斷更迭,讓港口碼頭更具成本優勢、效率優勢和性能優勢。例如,青島港研發了機器視覺集卡防吊起系統,只需要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瞬間”就能實現自動識別和處理,抓取集裝箱作業實現了“零待時”。港口變得更“智慧”了,這不僅是競爭優勢所在,更是未來的趨勢所在。
“智慧碼頭”的背后是科技創新的賦能。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軌道吊防風“一鍵錨定”裝置,全球首創自動導引車循環充電技術……在建成運營之初,這座港口就攻克了10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一個個技術創新與專利,使一系列技術因素和創新因素互相疊加,猶如港口作業的地基,穩固地支撐著發展的創新大廈。在技術革新引領之下,港口碼頭才能有巧勁、會干活,以2018年12月31日為例,該碼頭創出了單機平均效率每小時43.23自然箱的最新世界紀錄。
新時代新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應用。對于青島港而言,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全面嵌入、深度植入,帶來的不只是管理轉型與效率提升,更是從“人力”到“全自動”、從傳統到現代等生產模式的巨大轉變。正如青島港管理人員所說,“物流時代,港不是老大,船也不是老大,‘貨’是老大。”讓貨物借由物流實現自由、經濟地流通,需要在構建港口建設的規劃設計、實踐創新上持續下功夫。
一個港口碼頭猶如發展的縮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積蓄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需要在轉型升級中發揮好創新這一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創新驅動,港口碼頭就會更加順暢,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轉換也會更為給力。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