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港口涌動競合潮
2019-03-28 13:35:03
Landbridge平臺
3月22日,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與茂名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的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通用碼頭正式開港。這是廣州港繼2018年11月12日出資取得中山港主體企業中山港航集團52.51%的控股權后,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同發展方面再進一步。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月18日正式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將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這個定性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港口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粵港澳大灣區內幾大樞紐港在地理位置上互相可替代性較強,競爭與合作將會是永恒的主題。”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帆告訴記者,廣州、香港和深圳為主的大灣區港口如果能《規劃綱要》框架下探索在航線定位和服務產品上的差異化與互補,并進一步提升相互之間的融合程度,協同發展,那對于大灣區港口群來說是多贏的最優選擇,最終受益的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建設。
打破一城一港行政界限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與茂名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的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通用碼頭正式開港,標志著茂名進入深水港元年。碼頭總投資額為21.69億元人民幣,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占比為70%。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我們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號召,在建設經營好廣州本轄區港口的同時,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利用廣州港的品牌優勢和管理經驗,積極參與珠三角和粵東粵西重點城市的港口建設。”廣州港集團董事長蔡錦龍表示,粵西投資的茂名廣港碼頭又成功開港,標志著廣州港初步實現了與珠三角和粵東粵西三大港口群的互聯互通,有利于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近年來,全國各省港口整合方興未艾,《廣東省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指出,要以廣州港、深圳港為核心加快港口整合。但由于珠江港口群有多個主體,基本形成了“一城一港”的情況,港口大而不強的問題普遍存在,此次廣州港布點茂名、控股中山港航集團。無疑被視作廣東省內部港口整合的加速的一個信號。
目前廣東省內的港口集團就包括招商局港口、廣州港集團、廣東省航運集團、鹽田港集團、珠海港控股集團、東莞港務集團、汕頭港務集團、茂名港集團、惠州港務集團、湛江港(股份)和中山港航集團。這11家港口集團主導經營廣東省沿海碼頭的運營活動。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茂名港是廣州港集團繼布點潮州亞太碼頭、控股中山港航集團后又一戰略舉措,打破了一城一港屬地化管理的行政區劃界限,真正發揮廣州港作為廣東省港口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規劃綱要》明確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另外對于郵輪游艇經濟、航運金融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的發展均有部署,這對于珠三角港口群來說,一是明確了各港口在大灣區建設中的責任、使命和方向,將催生我省港口資源整合方案,促進各港口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航海學院航運經貿學院副院長、教授葛春鳳表示,《規劃綱要》的實施將深化粵港澳合作,進一步優化珠三角九市投資和營商環境,從而促進港航要素集聚,促進珠三角港口群發展。
從競爭到競合的深度合作
“廣東是海洋大省,也是港口大省,港口規模居全國第一,但大而不強,與我省的經濟規模、外貿強省、海洋大省的地位相比,港口潛力還沒得到充分釋放,根源在于現行‘一城一港’管理體制下,珠江水系港口資源整合不充分,行業集中度不高,內河港口企業粗放型發展,同質化競爭嚴重。”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省政協研究咨詢委員會委員梁建偉對記者說道,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要將港口一體化發展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戰略合作發展高度,建立港口協同發展合作磋商機制,加強城市之間的港口協同發展,促進城市群內部的分工協同,推動區內形成有層次、有分工、有協同的港口綜合物流體系。
記者注意到,2018年8月,廣州第一個全自動化碼頭—南沙港四期工程正式動工。這個項目也是廣州、佛山、中山三地國企首次在港口領域以合資建設經營的模式開展合作。該項目廣州港股份出資10.92億元,占股65%,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占股19%,中山城市建設集團占股16%。
而在此之前,廣州港集團與東莞港務集團也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加快探索東莞港沙角港區、沙田港區、新沙港區等港口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布局合理、集約高效的港口發展格局,共同促進區域港口建設、運營及服務能力上新臺階平,推動“廣州—東莞”組合港建設發展,打造世界級樞紐港。
與此同時,深圳港整合也在加速。2018年12月26日,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港口”)資產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原深圳赤灣港航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深赤灣A”變更為“招商港口”。重組完成后,深赤灣將成為原控股股東招商局港口的實際控股股東,并直接或間接持有招商局港口下屬的境內外港口資產,使招商局港口納入深赤灣的合并報表范圍,徹底解決招商局港口與深赤灣之間持續多年的同業競爭問題。
同時,招商局港口經營規模已是全球領先的港口開發、投資和營運商,目前全口徑集裝箱總吞吐量超過1億標箱,港口網絡輻射全球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36個港口。
“深圳港緊鄰香港港,四大集裝箱碼頭均有港資控股經營,2018年6月深圳出臺《關于促進深圳港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與香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葛春鳳分析,從發展趨勢看,探索深圳-香港港組合港建設,最大限度發揮兩港優勢,在集裝箱運輸方面形成合力,支持香港高端航運服務業穩步發展,這將使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大大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將得以鞏固提升;同時發揮香港國際航運中心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優勢,延伸相關服務在南沙、前海開設窗口,并開展合作,將可促進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提升。
共建世界港口群
“粵港澳大灣區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區,多種經濟體的體制疊加優勢和開放疊加形態。未來灣區真正實現了協調發展,這本身就是增長極。發展不平衡是問題,問題解決了就是潛力。”梁建偉表示,灣區所屬地區要實現真正的融合,不僅需要解放思想、大膽改革,更需要深層次的開放,改革成功了,可以為全國特別是自由貿易區作出示范。
“廣州港將緊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部署和廣州在灣區城市群發展定位,在港口運營、航運服務、綜合物流、郵輪旅游等領域等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各港口合作,促進區域港口協同發展。”蔡錦龍表示,廣州港將深入貫徹科技創新和生態環保發展理念,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提升區域港口核心競爭力,共同打造世界級港口群,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發揮支撐保障作用。
“灣區向海而生,依港而興,沿海港口是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產業及腹地經濟發展是港口發展的重要支撐。”葛春鳳建議,灣區港口群以港澳廣深四大城市為極點,發揮深港,澳珠,廣佛組合極點效應,通過資本運作,大數據及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協同、共享及綠色智慧港口合作發展等方式,引領協同沿海主要港口及內河港口發展,連點成軸,形成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合力提升珠三角港口群競爭力并為灣區五大戰略定位、空間戰略布局及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提供重要支撐。
“國際上眾多研究和管理實踐都發現,具有高核心競爭力的樞紐性港口,不僅能極大促進港區域相關經濟業態的發展,對于該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整體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王帆向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同時存在不同經濟體制、不同法律和金融體系以及不同的海關、貿易和出入境制度。這一方面決定了大灣區的港口格局具有巨大的優化提升空間,具有超越其他灣區的基礎和能力;另一方面,這也帶來了極其復雜的管理情境和挑戰。粵港澳大灣區為國際港口經濟與管理提供了最具吸引力,但也具有一定難度的研究和應用場景,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灣區港口發展的中國模式。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