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碼頭將退出武漢兩江四岸核心區
2018-12-24 10:40:55
Landbridge平臺
武漢開展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范圍內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長江日報記者12月20日獲悉,所有的貨物運輸碼頭這次將退出武漢核心區。
武漢發展貨運碼頭歷史悠久,武漢兩江四岸很多碼頭都屬于武漢港務集團,武漢港務集團的前身是武漢港務局,成立于1952年。2002年以前,武漢港務局管轄武漢兩江四岸的所有碼頭,光編號就編了45號碼頭,分成三個作業區:漢陽作業區、漢口作業區和江岸作業區。其中,楊泗港是最大的碼頭,1961年開港,主要負責煤炭、礦石、重件貨物的運輸裝卸。
后來,隨著楊泗港碼頭的搬遷,濱江苑的開發建設、武漢港客運總站的轉身,武漢核心區的三個核心作業區。原來的功能基本沒有了。
武漢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前幾年,碼頭還有一些散貨、雜件,近幾年,由于貨物的集裝箱運輸以及大型輪船化,大部分運輸都轉到陽邏港。目前剩下的碼頭,大都是一些碼頭公司,主要承擔船舶維修、零星貨物運輸,或者河道清挖等水上作業,還有是船舶公司的碼頭基地。
武漢市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工作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此次決定對“長江主軸”范圍內的所有貨物碼頭(除長江段保留京二碼頭作為城市物資配套碼頭外)全部拆除。整治后實現“無貨運船廠碼頭、公務旅游碼頭集約化、城市濱江生態景觀明顯提升”,形成潔凈優美的長江主軸岸線;遵照長江主軸總體規劃,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打下基礎。
據了解,港發集團在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內共有碼頭20座、躉船37個,涉及岸線長度2667米,碼頭資產約2億元,主要開展貨物裝卸、旅游客運、船舶維修等業務,部分碼頭還承擔著應急搶險、救援基地的功能。今年以來,碼頭營業收入6300多萬元,從業人員455人。
12月20日,港發集團召開了動員大會。港發集團負責人介紹,將以此次綜合整治為契機,促進碼頭轉型升級,發展“新碼頭經濟”。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