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港化學品泄露致多人住院 環保局否認向空氣質量監測點噴水
2018-11-09 11:04:15
Landbridge平臺
11月4日凌晨,泉州市泉港區東側海岸,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在執行碳九裝船時發生碳九芳烴泄漏,約6.97噸化學品油污污染附近海域,主要影響肖厝村和上西村村民生活和水產養殖。
事發當日16時,泉港區環保局發布通報稱,東港化工公司已對海面泄漏油品進行緊急處理。當晚20時再次發布通報稱,碳九泄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為安全值以下。
據了解,碳九芳烴是石油經過催化重整以及裂解后的一種副產品的聚合物,高濃度對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其蒸氣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爆炸。
當地村民反映稱,事發夜里被嗆醒,家中空氣里都是臭汽油味,非常刺鼻。之后,不少漁民去撈被油污腐蝕多泡沫漁排,導致皮膚被化學品腐蝕灼傷。
有村民反映,截至6日中午,有多人因呼吸或接觸化學品油污住進泉港醫院,1人住在ICU。
對此,泉港醫院辦公室對每日人物稱,尚未統計有多少人因接觸化學品就診或住院,目前未收到各個科室上報的中毒患者信息。
新京報證實了該村民的部分說法。據新京報報道稱,一位漁民暈倒落水后,送進醫院重癥監護室,CT報告顯示“考慮患有雙肺炎癥”,對此,泉港應急辦回應稱未確定感染肺炎是否與污染水域有關。
多位石化公司附近的當地村民稱,事發兩日后,養殖區仍有油污,被油污污染的養殖的產品損失慘重,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
除此,針對11月4日晚泉港區環保局疑似為降低該空氣質量監測點的空氣監測數據,用高壓水槍噴辦公樓。泉港區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于11月6日回應每日人物稱,“我可以向你保證,噴水不是我們環保局干的。”
據當地電臺發布,11月6日泉港區空氣自動子站各項空氣指標持續正常,海水水質監測點石油類含量均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符合養殖水質要求。
事發兩日后,附近養殖戶漁排仍有油污漂浮,多位村民出現呼吸困難而住院
肖成彪是泉港區肖厝村村民,經營網箱養殖石斑魚、鱸魚等十多種海魚。其養殖區距東港化工公司不到一公里,他介紹,“隨漲潮退潮,油污會影響到我們這邊。”
11月5日晚20時,泉港區環保局發布通報稱,已出動100多艘船舶,600多人次,調集近600袋油氈進行吸附回收,碳九泄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對此通報,肖成彪告訴每日人物,通報“基本完成”的表述不清晰,現在自家漁網旁邊還有油污。
同村村民柯鎮提供的拍攝視頻顯示,距石化公司不到1公里的養殖區域海水顏色發黑,漂浮油污,“空氣中彌漫刺鼻氣味”。
距離東港石化公司兩三公里的和強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其負責人陳和強也向每日人物證實,水油污還未漂走。他稱,自己在后龍鎮的辦公室也能聞見刺鼻氣味。
柯鎮告訴每日人物,目前政府工作人員和村民還在清理養殖區油污。
11月6日,泉港區農林水局相關負責人向每日人物介紹,海域水質監測范圍已由原來的4個點擴大到7個點,其中兩個監測點在泄漏點周圍的養殖漁排附近。7個監測點均顯示水質達到養殖標準。
該負責人還表示,水質監測點屬于抽樣調查,不排除有些漁排里仍有油污存在。政府已經委托清污公司進行后續清理。
除污染海域外,泄漏的碳九被人接觸或揮發后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據媒體報道,泄漏發生后的當天下午,肖厝村里持續聞到刺鼻的化學品氣味,有村民稱“會呼吸困難,喉嚨痛。”
柯鎮提供給每日人物的多段視頻顯示,6日早上,多位村民因接觸或呼吸泄漏化學品,感到呼吸困難和出現嘔吐,所以來醫院就診。
肖成彪對每日人物稱,目前有多人因呼吸或接觸化學品油污住在泉港醫院,1人住在ICU。
對此,泉港醫院辦公室對每日人物稱,尚未統計有多少因接觸化學品就診或住院。如果有大規模中毒事件,一般各個科室會上報至醫院辦公室,但目前辦公室還未收到各個科室上報信息。
新京報證實了該村民的部分說法。據新京報報道稱,一位漁民暈倒落水后,送進醫院重癥監護室,CT報告顯示“考慮患有雙肺炎癥”,對此,泉港應急辦回應稱未確定感染肺炎是否與污染水域有關。
針對空氣污染情況,泉港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在安全值以下。
對于網傳疑似為了降低空氣監測數據,用高壓水槍噴辦公樓的視頻,該負責人表示,他保證,噴水不是環保局干的。
受污染水產品能否食用,相關部門稱,第一次批次需一周檢測時間
因養殖區域水質受到污染,許多養殖戶面臨虧損。
肖成彪稱,自己的養殖網箱用泡沫圍起來,油污漂過來,泡沫下沉,魚跑掉了。除此,當地政府發通報規定,捕撈的野生魚和網箱養殖的魚都不能賣。現在肖厝村養殖戶,大戶虧幾百萬,小戶虧幾十萬。
“漁民現在經濟收入沒有了,家里虧了幾十萬,日子怎么過得下去。”他補充稱,附近養殖戶大多用銀行貸款養魚,現在成品魚根本賣不出去,也還不上貸款。
柯鎮亦表示,整個肖厝村都是靠海吃飯的,親戚家少說虧幾十萬,多則虧上百萬,“家里的生計斷了。”
他還稱,村里大部分人以出海捕魚為生,現在捕回來的魚根本沒人要,只能放在那里臭掉。
養殖海紫菜的陳和強也稱,自己也要虧三四十萬。
據柯鎮透露,11月6日政府已給當地養殖戶發放《養殖戶基本情況摸底表》調查損失,但尚未對出海捕魚戶做調查損失。
肖成彪證實該說法,目前政府出具的漁民賠償方案,只針對網箱養殖賠償。很多漁民做捕撈野生魚的生意,這部分賠償目前沒有。
“我們漁民天天在海上等著,掙不到錢,心情不好受,日子也過不下去。”肖成彪感慨,并表示養殖的這些魚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吃,需要政府盡快來鑒定。
對此,泉港區農林水局相關負責人稱,水產品能否食用,需要三個批次檢測均達標才可以投入市場,每個批次檢測需要一周時間。目前第一批次檢測尚未出結果。
事發泉港區化工園被要求建安全控制區,涉及周邊居民近5萬人搬遷
碳九泄漏危及養殖戶,部分原因在于石化煉油廠和養殖戶距離太近。上文提及的村民養殖區,離石化公司一兩公里。
據了解,早在1994年,肖厝村已成為泉州海上“養魚第一村” ,網箱數量達1000個以上,每網箱能生產商品魚五、 六百斤,收入一萬多元,凈利五至六千元。
很快,在養魚第一村肖厝村周邊出現了眾多石化廠。
據福建招商網資料顯示,肖厝村附近的泉港化工園區由仙境、南墾、鳳安、洋嶼四個片區組成,總面積25平方公里。目前,園區已入駐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林德氣體、恒河化工、泉寧化工、鴻潤公司、東鑫公司,湄洲灣氯堿公司及福橡公司等規模以上石化企業28家。
此次發生碳九泄露的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位于石化園洋嶼片區。
據工商注冊信息顯示,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目前正在建設的泉港石化碼頭儲運項目總投資2.8億元,擁有5萬級碼頭一座,2000噸級泊位兩個,并擁有天然的水深條件和良好的避風港池。庫區一期占地190畝,建設32個共8.7萬方的儲罐,年儲運能力200萬噸的液體化工產品。
這些石化企業,也存在著安全隱患。
據一篇在2017年發表在《化工設計通訊期刊》署名為泉港區安監局的學術論文稱,泉港區入駐石化企業約28家,是國家九大煉油基地、全國60個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市、區)。約有12家企業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有15家企業存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除此,上述學術論文還提及到部分企業存在“廠村混雜”。一些石化企業周邊有村民居住,特別某企業的液氯儲存場所風險值超過個人和社會允許值,事故影響和嚴重程度增大。
肖厝村的柯鎮告訴每日人物,福建煉油化工公司會排廢氣,變風向的時候整個肖厝村都是臭的。
針對廠村混雜問題,《福建省湄洲灣石化基地發展規劃修編(2011—2020)》要求石化基地規劃邊界外設置550m的安全控制區,泉港區政府現已經對安全控制區區域內的房屋進行征遷,搬遷將采取逐步逐批的方式完成。
今年9月28日《福建省對外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顯示,2016年泉州市政府批復要求在泉港石化園區邊界設立550米安全控制區,但直到2018年園區及周邊控制區仍居住約4.6萬居民,搬遷任務艱巨,風險隱患較大。泉港石化園區安全控制區內居民搬遷問題將立行立改,在2021年底前完成。
(來源:每日人物)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