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港口資源大整合 龍頭已確立利益協調是關鍵
2018-07-25 10:25:58
Landbridge平臺
7月19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官網發布了《關于政協廣東省委員會十二屆一次會議第20180201號提案答復的函》,提出以廣州港集團、深圳港口集團(深圳市內部整合組建)為兩大主體,分區域整合沿海14市及佛山市范圍內的省屬、市屬國有港口資產。答復函還透露,目前已經形成了《廣東省港口資源整合方案》(稿)。
“整合”是全國各地港口建設的熱詞。2017年8月,交通部曾下發《關于學習借鑒浙江經驗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的通知》,要求全國擁有港口資源的18個省學習浙江經驗,整合港口資源,推進港口一體化建設。而浙江重要的經驗就是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組建了省海港集團。
一名廣東地方港口的從業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其所在的港口大多是業主碼頭,存在很多經營不規范、無序競爭、各自為政的問題。“從政府的層面來說,找一個龍頭港來整合下面的小港口,是比較有利的。”
“如果從大珠三角的角度來考慮,目前形成了香港、深圳和廣州三個門戶樞紐港。而以廣州港和深圳港為主體,推進廣東省內港口整合,正是由它們兩個是樞紐港的地位決定的。”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再齊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東省其他港口屬于支線港或喂給港,圍繞廣州港和深圳港進行整合符合港口體系發展客觀規律。
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
一直以來,在“一城一港”的建設模式下,廣東的區域港口也出現了同質化競爭激烈、公共資源配置不優等問題,港口大而不強。
從地圖上看廣東,漫長的海岸線上錯落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港口。若以珠江為界,珠江西岸的港口有廣州港、珠海港、中山港、佛山港、茂名港和湛江港等;東岸則有深圳港、東莞港、惠州港、潮州港和汕頭港等。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廣東全省港口共有生產性泊位271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09個,約占全國八分之一,居全國第二。其港口生產能力也在國內位居前列。2017年,廣東全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9.8億噸,居全國第二,集裝箱吞吐量完成 6627萬TEU(標準箱),居全國第一。
廣東的港口整合早有發端。早在2012年,廣東就曾提出整合珠三角港口群資源的構想,并編制了《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一體化發展規劃研究》。2014年,“珠三角港口群一體化發展專題研討會”在廣州舉辦,更是重點探討了廣東港口整合的問題。
雖然廣東港口整合的探討一直走在前面,但卻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直到2017年6月,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廣東省提出將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優化全省港口資源配置,強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兩大世界級樞紐港區。
同月,廣東省政府公布了《廣東省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以廣州港、深圳港為核心,加快港口整合,促進全省港口協同發展,形成分工合理的港口發展格局。
利益協調是關鍵
時代周報記者觀察到,珠江西岸的港口整合,在廣州港集團領銜之下,其實早已展開。
2016年,廣州港集團和珠海簽訂了港口合作協議。2017年,則分別和佛山、中山、東莞簽下了港口合作協議。今年7月12日,廣州港務局與珠海市交通運輸局簽署港口合作發展協議。根據協議,未來兩市將在攜手推動打造世界級樞紐港、促進兩市港口資源整合利用以及發展業務合作、提升服務功能等方面加強合作。
相比較而言,珠江東岸的港口集團整合相對復雜。目前,深圳港有央企招商局港口投資控股運營的深圳西部蛇口、赤灣、媽灣港,深圳市屬國企鹽田港集團參股的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香港和記黃埔控股)和大鏟灣碼頭(香港現代貨箱控股)。涉及央企、國企、港資等各方資本。
陳再齊認為,廣東港口的整合,要尊重市場規律,要以提高效率為目的去促進整合,然后實現港口集團內部效益的最大化。而港口的整合過程中,涉及地方國企、央企、民企等多個利益群體,還包括地方政府的利益,這些利益的協調整合,是港口資源整合的關鍵所在。
旨在打造國際航運樞紐
“其實每個城市一個港口并不是什么壞事,它擁有港口資源,具有建港口的條件,就可以建設港口,可以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陳再齊認為,關鍵在于找準自己的定位,匹配當地市場的需求,配套相應的基礎設施。“如果一個區域性的港口,要當成一個樞紐港來打造,動不動搞10萬以上噸級的碼頭泊位,這就造成資源的浪費,會導致惡性的競爭。”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答復函中明確表示,將“聯合港澳,擴大開放,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運樞紐”的提法,曾多次出現在廣東省各個地方的港口建設規劃中。今年5月,廣州發布的《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就提出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航運樞紐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
而在今年5月印發的《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中,對“國際航運樞紐”的建設亦有提及。要求“擴大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的投資,打造全球港口鏈。完善集疏運體系,構建公鐵海河多式聯運網絡”。
“廣東的港口整合只是大灣區建設里面的一部分,只有等到大灣區規劃出來了,確定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后,港口整合才會有實質性的動作。” 前述廣東地方港口的從業人員稱,“只有定了主目錄,才能定子目錄。”
在陳再齊看來,大灣區最重要的目的,無非就是促進區域的一體化,更加有利于區域的協調發展。這跟港口資源的整合目的也是一致的,港口資源的整合,也是為了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效率。
以廣州港、深圳港和香港港為例,香港是一個做轉口貿易、國際化程度高的中轉港,深圳港作為一個集裝箱港,競爭力也是比較突出的,廣州港的大宗散貨運輸地位突出,集裝箱運輸發展也很迅猛。“所以這里面就存在分工合作與錯位發展的可能。”陳再齊認為,三個港口各自的特色是分工合作的一個基礎。
(來源:時代周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