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運業的春天來了?
2018-04-08 10:31:41
Landbridge平臺
進入2018年,中國航運上市公司紛紛公布2017年度報告。業界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回暖,國際市場需求總體回升,中國航運業正迎來艱難蛻變——
3月30日,中遠海運公布2017年度年報,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65億余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0.63%,利潤總額近3.2億元,同比增加224.32%。截至2017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55.25%,同比略有下降,保持了健康的財務狀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中遠海運、中遠海能、寧波海運、中集集團等6家國內航運上市公司公布財務報告。業界人士認為,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外貿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有所改善。盡管中國航運業的前行之路依然坎坷,但新的征程中將充滿希望。
航運業強勢回暖
從各航運企業2017年年報來看,得益于2017年世界經濟及航運市場復蘇,中國航運上市企業擺脫2016年的低迷,迎來“集體式”增長。
據中遠海能3月28日公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17.66億元,降8.1%;持續經營業務毛利20.86億元,降34.10%。中遠海能發揮內外貿兼營的優勢,加大了內貿市場的運力投放和客戶開發,內貿貨運量同比提高5%,運輸收入同比得以提高,內貿業務穩定較高的收益平抑了外貿市場下跌的影響。
截至目前,14家航運類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布了年報,2家發布了業績預告,2家公布業績快報,凈利潤實現增長的有9家,中遠海能和招商輪船業績出現下滑。
除中遠海能外,其他航運企業2017年年報業績如下:
3月20日,渤海輪渡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營收為15.11億元,同比增長23.38%;凈利為3.63億元,同比增63%;每股收益0.75元。公司擬每10股派4元(含稅)。股東方面,全國社保基金四零七組合去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股東名單,持股0.37%。
寧波海運3月27日最新公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40.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68.42%。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公司最新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股息人民幣0.50元,股息率1%。
3月27日,中集集團公布2017年年報,報告顯示,中集全年實現營收763億,同比增長約50%,營收總額創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約25億,同比增長約365%。
招商輪船3月27日發布2017年年報,凈利潤大幅降低。2017年全年招商輪船凈利潤9.23億,同比增長-59.02%;營業收入60.95億,同比增長1.17%。去年同期行業平均凈利潤5.22億,同比增長-30.44%;行業平均營業收入95.14億,同比增長16.15%。
3月29日晚間,中遠海發公布了2017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自重組轉型以來,聚焦航運主業,深耕產業金融市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3.4億元,按年增長2.4%;毛利為人民幣34.5億元,較去年增長83.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14.6億元,按年增長296.6%。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1251元。
據統計,凈利潤增長50%以上的航運上市公司有7家,分別是中遠海運、渤海輪渡、寧波海運、中集集團、中遠海特等。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研究室主任周德全表示,國際及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持續升溫,需求旺盛,全球經濟形勢復蘇帶動國際貿易的升溫,從而直接導致了航運運價上漲,諸如此類的形勢變化增強了航運企業的信心,中國航運信心指數大幅提升,使得中國航運業強勢回暖。
多輪驅動促增長
2017年9月22日,被視為國際貿易領先指數和經濟“晴雨表”的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超過了1500點,這也是自2014年3月26日以來該指數第一次突破了1500點。BDI全年平均1133點,較上年漲70%左右,國際干散貨市場總體向好,實現溫和復蘇。
“2017市場轉好主要是由于全球海運市場的供需水平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周德全表示,盡管業務收費價格不斷上升,使得營運成本較上季度有所上升,但是中國航運企業家經營信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企業流動資金依舊十分充裕,企業勞動力需求與投資意愿仍較處于較好水平,企業盈利仍出現大幅增長。
他介紹,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航運企業景氣度創下七年來新高,達到119.94點,處在相對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148.94點,處于較為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企業家經營信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中國航運業強勢復蘇態勢明顯。
記者經整理分析發現,由于內需、供給及投資“車輪”的驅動,中國航運企業景氣指數不斷攀升。
2017年中遠海運集運實現量價齊升,完成貨運量209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3.7%;平均單箱收入3723元/標準箱,同比增長11.1%。
年報顯示,2017年是中遠海控戰略落地的關鍵年,控股本部持續深化戰略引領平臺、資本運作平臺、合規管理平臺和協同服務平臺“四個平臺”建設,中遠海運集運和中遠海運港口分別圍繞各自的經營戰略,一系列重大資產收購和資本運作項目接連落地,集運和港口業務全球化布局逐步到位,上市公司業績和市值水平大幅提升,為后續創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中遠海發在在集裝箱制造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9.7億元,按年上升93.6%。這主要緣于受到世界經濟及航運市場復蘇影響,集裝箱制造市場逐步回暖,加上2017年4月全行業執行水性漆等因素的影響,箱價迅速上漲,集裝箱制造市場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中集集團集裝箱銷售額突破250億元,同比增長126%,凈利潤為14.6億,增長約302%,全年集裝箱產銷量繼續保持自1996年以來的全球行業第一。
2017年中集在營收數據上實現了較大增長,但中集高層均表示,2017年是中集“轉型升級,有質增長”的新一輪起點,公司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制造2025計劃”,各業務板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資源探索轉型升級,并以更加自信開放的態度,向外拓展朋友圈,與物流、地產、科技、金融等各行業的優秀企業共同合作,探討戰略合作與互補性發展。
在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黃慶波看來,除供需水平出現改善外,航運企業整合重組、租船費率下降、國際形勢及中國政策等對國內航運市場回暖都有促進作用。
未來經營需謹慎
“航運業目前來講雖然在復蘇,但整個復蘇的前景、復蘇的支撐還比較脆弱,未來市場還有一個比較大下行風險。”周德全說,企業作為經營主體,總體上還須保持謹慎。
據周德全介紹,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曾在2017年底對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編制室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54.87%的船舶運輸企業家認為2018年航運市場將實現溫和復蘇;14.28%的船舶運輸企業家認為2018年航運市場將出現大幅上漲態勢;但同時也有10.95%的船舶運輸企業家認為2018年全球航運市場可能會再次探底。
其中,干散貨海運企業與集裝箱班輪企業對2018年的航運市場呈現出不同的觀點,干散貨海運企業家更加樂觀,認為2018年將會繼續延續全面復蘇的態勢;而集裝箱海運企業家相對悲觀,認為2018年基本與今年持平或2018年再次探底的比例達到了七成以上。
周德全分析稱,由于今年國內總體經濟形勢較好,處于一個穩定增長的態勢,可能在具體的環節會有異議,但溫和復蘇的觀點還是被大多數專家所認同。
“受貿易戰及其他方面貿易摩擦影響,今年國際貿易形勢會比去年有所調整,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但總的趨勢變化不大。”他說。
如今,面對風云變幻市場形勢,航運企業如何“強身健體”迎接挑戰?
周德全表示,“企業對航運市場未來形勢要有一個合理的判斷,這是核心。”
企業主體是航運市場形勢變化最直觀的感受者。他建議,航運企業要在成本控制、采取穩健的市場開發及營銷策略、創新經營模式上發力,方可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有所作為。
黃慶波則表示,進入到2018年以后,國際航運市場總體局勢向好,但復蘇速度仍然較為遲緩,僅憑借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改善,難以快速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因此,他建議,我國航運企業要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聚焦6大走廊交通主通道,推進境內骨干通道和樞紐建設,加強口岸公路、界河橋梁等建設,加強“互聯網+”新業態、自動駕駛等前瞻研究和政策儲備,為航運業新一輪增長蓄力加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