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鹿特丹港正利用物聯網傳感技術實現港口的高效運營
2018-02-08 10:41:09
Landbridge平臺
近日,荷蘭鹿特丹港務局(PoRA)和IBM宣布,雙方將就多年數字化舉措展開合作,利用物聯網技術來改變港口的運營環境,使港口和港口使用者受益。
據了解,該計劃還將為鹿特丹港整個42公里的港口準備好“連接”船只,甚至在未來還能自主航運。它開始于集中式儀表板應用程序的開發,該應用程序將收集和處理通過IBM物聯網平臺分析的實時水文,氣象傳感器數據和通信數據。PoRA表示,這將使港口實現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管理。
鹿特丹每年處理超過4.61億噸的貨物和超過14萬艘船只,以前依靠傳統的無線電和雷達通信,船長、飛行員、碼頭操作員、拖船和更多的人在港口運營中作出關鍵決策。現在,隨著鹿特丹港開始進行數字化改造,傳感器正沿著碼頭的墻壁,系泊柱和道路從鹿特丹市到北海的42公里的陸地和海洋進行安裝。
這些傳感器將收集多個數據流,包括有關潮汐和潮流,溫度,風速和風向,水位,泊位可用性和能見度的水(水)和天氣(氣象)數據。
據了解,這些數據將通過IBM基于云的物聯網技術進行分析,并轉化為鹿特丹港可用于制定決策的信息,以縮短等待時間,確定停靠,裝載和卸載船舶的最佳時間,并使更多的船舶可用空間。例如,鹿特丹港現在可以根據水位預測最佳時間,使船舶能夠到達和離開鹿特丹,確保最大量的貨物裝載在船上。
鹿特丹港的數字化轉型項目由IBM的基于云的物聯網技術實現,并將看到鹿特丹港和IBM正在長期合作,共同發現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其他創新應用。鹿特丹港務局首席財務官Paul Smits評論說,鹿特丹港正在采取行動,使之成為世界上最智能的港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