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
2018-01-02 13:43:12
Landbridge平臺
南沙港區傳來喜訊:廣州港2017年年度全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成功跨入2000萬標準箱的港口行列。集裝箱年吞吐量2000萬標準箱,在港口行業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數字,目前世界上也只有屈指可數的港口能夠突破。
從先行者到追趕者
廣州港外貿集裝箱起步早,上世紀80年代初,世界銀行支持中國發展集裝箱事業,貸款在上海、天津和廣州三大沿海港口興建集裝箱碼頭,廣州港黃埔集裝箱碼頭應運而生,是全國較早的集裝箱碼頭之一。但從1983年黃埔集裝箱碼頭公司投產到2004年南沙一期工程投產的20年多年時間里,廣州沒有建設新的專業集裝箱碼頭,僅在原來黃埔老港和新沙散雜貨碼頭基礎上改造了幾個集裝箱碼頭,根本不能滿足外貿班輪的掛靠作業。2004年以前,廣州港外貿集裝箱運輸在珠三角一直扮演著喂給香港、深圳的支線港角色。廣州港在集裝箱發展過程中,一度從先行者變成了追趕者。
21世紀初,廣東省和廣州市的決策者落子南沙,作為廣州市“南拓”戰略的龍頭項目——南沙港區建設的戰鼓隨之擂響,廣州港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從建港選址定點南沙龍穴島到南沙一、二、三期工程先后建成投產,南沙港區發展的每一步,都傾注了各級領導的心血和厚望。中央、省市領導多次來到南沙港區調研或召開現場會和慰問港口建設者,為南沙港區的建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2015年廣州市委十屆六次全會上,作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部署,為廣州港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廣州港集團原董事長、現任廣州港務局局長陳洪先談起廣州港集裝箱的發展歷程,當時緊迫的心情還溢于言表:從沿海港口的先行者到被周邊的港口不斷超越,上到市領導下到港口普通員工,大家都很著急,心里也憋著一股勁,一定要把廣州港的集裝箱事業發展起來。這么多年來,我都是以這個信念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始終與同事們一同創業一同奮斗一同攻堅克難,一同艱苦創業的日子至今還歷歷在目。
南沙速度業界領先
追趕,意味著要比對手付出更多。
2001年12月25日,廣州港的拓荒者打破了南沙龍穴島的寧靜,開始了艱辛的建港歷程。2004年9月28日,南沙港區一期4個深水泊位建成投產,速度全國空前,被譽為“南沙建港速度”。廣州港人百折不回的海港夢在南拓的熱土上實現,南沙港區為廣州港未來的發展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回憶起當年,廣州集裝箱早期經營者、曾先后在黃埔集裝箱碼頭公司和南沙一期任負責人,現任廣州港集團董事長蔡錦龍感觸很深:當年,在南沙龍穴島建港,島上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上島的交通工具只能是靠快艇,每天都要在風浪里顛簸……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構筑起廣州港人的海港夢。當時,我們喊出了“就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也要搶時間建成南沙港區”的口號,那一股創業的激情和拼勁,現在想起還覺得熱血沸騰……”
廣州港南沙港區的開發建設,在業界創造了“三個南沙港速度”。
一是南沙的建港速度。從2001年開始,廣州港人僅用了2年9個月的時間,就在一片灘涂中,建成了南沙一期工程的4個10萬噸級現代化集裝箱深水泊位,建港速度空前。近十年來,廣州港集團大力推進南沙深水港區建設,陸續建成南沙港區一期、二期、三期集裝箱碼頭以及南沙糧食及通用碼頭、沙仔島汽車碼頭、小虎石化碼頭、港發石化碼頭、建滔石化碼頭等碼頭工程,廣州港集團在南沙港的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目前,廣州港集團在南沙港擁有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0個,其中10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16個;新增通過能力超過2.5億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1600萬標準箱,改變了廣州港缺乏大型集裝箱、糧食、汽車滾裝和油品專業深水泊位的歷史,實現了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跨越式發展。一個功能齊全、布局合理、面向世界的現代化新型港區在珠江出海口西岸崛起。
二是南沙港區的發展速度。自南沙港區一期工程投產以來,南沙港吞吐量持續快速增長,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15%以上,目前已成為廣州港的主力港區和主要增長點。隨著馬士基、達飛、中遠海等世界前20位航運巨頭的戰略性進駐,南沙港區集裝箱班輪航線數、航線密度不斷提高。全球額載量最大的集裝箱船均可在南沙港區靠泊,南沙港區順應了大船時代的發展趨勢。南沙港的區位優勢正逐漸凸顯,集聚效應正在逐步形成,南沙港區正由過去的集裝箱支線港向干線港、樞紐港目標快速發展,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提升了廣州港在全球航運界的地位。目前,南沙港區已經開通集裝箱航線117條,其中國際班輪航線85條、內貿航線32條;開通集裝箱駁船快線“穿梭巴士”支線60條,以南沙港區為依托,在云、貴、湘、川等泛珠地區建成33個無水港或辦事處。
蔡錦龍董事長回憶說:南沙起步經營,要在激烈的珠三角外貿集裝箱競爭環境下開展市場營銷,可謂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但我們用“只爭朝夕”的南沙建港精神鼓舞自己,敢闖硬拼,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南沙一期實現了良好的開局,也為南沙港區集裝箱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南沙港區的作業效率。南沙港區各集裝箱作業公司通過推廣立體裝卸、直裝直卸、雙拖卡作業,開展創新創效活動等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橋時、船時效率不斷提升。隨著每小時超過300自然箱的船時效率和58.7自然箱的橋時效率等新紀錄的誕生。南沙港區集裝箱效率得到了航運、物流界和廣大企業的認同。港區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港口前十強集裝箱碼頭”、“中國港口杰出集裝箱船舶裝卸效率碼頭”、“中國港口每米岸線通過最高標箱量集裝箱碼頭”、“中國港口每標箱消耗電力和燃油最低集裝箱碼頭”。美的集團、奧馬電器、海信科龍、華南輪胎、新寶電器、格蘭仕、宜華家具等國內著名企業均選擇南沙作為出口港。“好貨走南沙”也成為非洲客商的良好口碑。
全力推動國際航運樞紐建設
多年來,廣東省、廣州市大力推動以港興城戰略的實施,先后多次出臺政策大力支持廣州港的建設發展。2009年、2010年、2013年,廣州市政府先后出臺加快廣州港發展和支持廣州港集團發展的意見;2015年更是作出舉全市之力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部署,頒布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并在南沙配套建設了一系列基礎設施,促進港口的發展。
南沙港區從一片灘涂上起步,帶動了臨港產業和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美國通用、日本豐田、日本JFE、三菱重工、中船集團、東菱集團、東方電氣、越秀廣紙、廣鋼集團等中外大型企業的落戶。現已初步形成了北部以汽車為主的黃閣綜合工業組團、中部以通訊網絡為主的高新技術組團、南部以鋼鐵石化為主的萬頃沙臨港工業組團、和以物流造船為主的龍穴島產業組團,汽車、造船、糧食、石化等八大支柱產業正在逐步形成,南沙自貿區掛牌以來,航運物流企業增長迅速,累計達4357家。中遠海運散運全球總部已落戶南沙,形成龍頭集聚效應,帶動中遠航運風電總部、中遠海運集運華南總部等15家航運總部落戶。得益于國家新區和自貿區政策疊加的優勢,依托港口的南沙國際海事服務產業聚集區正逐步形成,帶動國際船舶登記、船舶檢驗、船舶管理、海員培訓及外派服務等產業集聚地。
廣州港集團總經理李益波表示: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州港集裝箱發展呈現珠江東岸黃埔、新沙和西岸南沙雙翼驅動的格局,形成巨大合力,促進集裝箱發展再攀新高峰。同時,南沙港區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成為南沙新區和南沙自貿區的強力引擎。近年來,各口岸單位深化“三互”通關機制改革,加快“單一窗口”建設,大力改善通關條件,出臺一系列優化口岸環境政策,全力以赴推動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廣州港的快速發展,背后起到支撐作用的是快速便捷的大通關體系,各口岸單位功不可沒。
中國外運華南公司總經理劉展發表示:作為廣州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外運華南公司通過搭建水上、陸上、鐵路和海外四大物流通道,不斷引導出口貨源到南沙港區集聚,進一步密切廣州港與中西部經濟聯系,以實際行動,推動廣州港向國際性航運樞紐發展。
受益于南沙港區強大的樞紐功能和一系列開創性工作,南沙國際貿易顯現出明顯的效果。2017年1-10月南沙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648.21億元,同比增長16.4%。其中10月份對廣州市外貿增長貢獻度達47.9%。
高點定位全球坐標
今天,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成功跨入2000萬行列。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高點定位再起航。
廣州港務局局長陳洪先表示:2000萬標準箱,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下一步廣州港將深入貫徹落實廣州市委、市政府關于“三中心一體系”建設的戰略部署,對標國際先進港口,找差距補短板,積極加強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功能布局,加快推進港航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航運物流,全面提升港航發展效能,積極打造智慧港航和平安綠色港口,推動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和航運樞紐建設邁上新臺階。
廣州港集團董事長蔡錦龍表示:廣州港集團是廣州港的核心主體,是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主力軍。集團要在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圓滿收官的基礎上,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綜合實力和軟實力建設,加快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業,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助推器。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沿線或地區的戰略布局,強化合作與互聯互通,打造廣州全面開放新格局,爭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
未來,廣州港將以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全國交通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在廣州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以共贏互促的理念加大外貿航線和“穿梭巴士”支線的開辟力度,進一步增加航線的密度和航班的頻率;加快推進南沙港區專用貨運鐵路建設,加強與航空、鐵路、公路等運輸體系的深度合作,打造華南地區水、陸、空、鐵多式聯運的物流大格局;創新物流鏈策劃和管理,為進出口貿易深入大灣區各個城市和碼頭提供無縫聯接,提供更優的集散服務;努力拓展廣州港在云南、貴州、湖南和四川等省份的業務,主動承擔起內陸省份聯通海外門戶樞紐的重任,成為它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口;發揮南沙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促進集裝箱物流、商品汽車物流、大宗生產資料物流、冷鏈物流等業務快速發展,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運輸新樞紐。同時,在安全環保和智慧港口建設上加大投入,切實提高港區安全和綠色環保水平,全面建設21世紀新型現代化港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