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物流信息平臺互聯港口擴容 歐亞31個港口實現物流信息共享
2017-11-10 11:17:57
Landbridge平臺
11月8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國家物流信息平臺”)與國際港口社區系統協會(IPCSA)、馬來西亞巴生港、阿聯酋阿布扎比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在杭州簽署合作備忘錄,并攜手先期合作的西班牙巴塞羅納港、葡萄牙錫尼什港、荷蘭鹿特丹港共同推進“一帶一路”沿線港口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正式開啟歐亞地區港口物流信息互聯時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高級經濟師梅冠群指出,“一帶一路”的核心是“五通”,本質上是通過生產要素更加順暢便捷的流通,構建起包括沿線各國在內的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在“一帶一路”的大流通體系中,物流既是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物流作為設施聯通的內核及貿易暢通的支撐,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先導性產業。物流互聯互通既包括道路交通的“硬聯通”,也包括數據信息的“軟聯通”,其中物流信息的互聯共享尤為關鍵。
早在2012年,中日韓三國交通、海洋部門聯合成立了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NEAL-NET),致力于解決跨國間和不同運輸模式下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問題。該網絡由國家物流信息平臺代表中方牽頭組建,此前已實現寧波舟山港、東京-橫濱港、釜山港等東北亞26個港口的集裝箱船舶狀態信息共享、16個港口的集裝箱狀態信息共享,并與巴塞羅納港、錫尼什港等歐洲兩個港口實現互聯。
2014年9月發布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依托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等已有平臺,開展物流信息化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積極推進沿線港口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實現“一帶一路”物流信息的“軟聯通”。
此次與國際港口社區系統協會簽約,旨在拓展“一帶一路”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將NEAL-NET進一步推廣至歐盟、東盟和中東地區。同時,也拉開了國家物流信息平臺與眾多港口社區系統互聯合作的大幕,未來可通過該協會將物流信息平臺推廣至歐洲、亞洲及大洋洲。
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是由交通運輸部牽頭,職能部門、科研院所、軟件開發商、物流企業等多方參與共建的一個公益、基礎、開放、共享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務網絡,是一項政府主導的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和物流信息化推進工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