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港邁入 全球內河港口第一方陣
2017-07-24 14:25:10
Landbridge平臺
進入6月以來,武漢新港喜事不斷。
6月1日,武漢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和查驗場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驗收考核。
6月7日,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7月9日,《武漢航運中心總體規劃》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
武漢新港奮力拼搏趕超,加快發展步伐,上半年武漢航運中心集裝箱吞吐量完成64.88萬標箱,同比增長24.69%,均創歷史新高。
2011年初,武漢新港貨運吞吐量突破億噸不久,集裝箱吞吐量僅65萬標箱,“江海直達”航線剛剛復航。與重慶、上海相比,武漢港口碼頭的吞吐力、經濟腹地的支撐力、航線網絡的輻射力、航運服務的軟實力,差距較大。
2011年1月,《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出臺,將重慶、武漢和上海明確為長江上、中、下游三大航運中心。
以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為契機,武漢新港圍繞打造空、江、海、鐵、公多式聯運的外向型國際物流大閉環,迅速打出一系列“組合拳”。
武漢市先后投入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53億元,新建11個集裝箱港口泊位,形成340萬標箱集裝箱吞吐能力,形成以陽邏港集裝箱為核心,漢南、江夏汽車滾裝加快發展,全域重件、散貨和液體等門類齊全的港口群。
5年來,武漢新港已穩定開行“瀘漢臺”“武漢—東盟四國”“武漢—日韓”等通達7個國家和地區的3條近洋航線,每月合計航次約80次。去年開通“中三角省際集裝箱公共班輪”,填補了鄂、湘、贛航運航線的空白。
中歐班列(武漢)回程貨量、線路數量居全國第一,并與港口開展了聯運。陽邏港水水聯運比提升到39%。武漢集裝箱鐵水聯運入選國家首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
同時,五大功能平臺加快搭建。武漢航交所去年正式運營,今年1—6月實現交易額17.58億元,為年度目標任務20億元的87.9%;武漢電子口岸公司今年3月掛牌,貿易便利化基礎平臺——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項目加快建設,航運物流電子數據交換平臺(EDI)建成投入使用;武漢新港空港綜保區實現港區聯動,如期通過國家驗收;已建成陽邏港國家進口肉類、糧食、水果指定口岸,啟動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長江航運產業研究中心去年9月組建,LNG產業鏈、港航岸電、港航裝備監測和智能港航四大產業項目全面啟動。
2014年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萬標箱,2016年完成113萬標箱,成為長江中上游第一大港,躋身世界內河港口第一方陣。2016年汽車滾裝運輸吞吐量達65萬輛,成為全國第三、內河最大的汽車物流集散分撥中心。
武漢新港管委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加快武漢航運中心總體規劃上報審批,完善陽邏國際港核心功能區專項規劃,加大規劃實施管控力度,促進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發展多式聯運,打造流域重要節點樞紐。加快鐵水聯運項目建設,暢通轉關環節,做大做強陽邏港轉運樞紐,形成流域重要節點樞紐。推動“大船—航線”戰略,深入挖掘黃金水道潛力。加快武漢到洋山1140TEU“江海直達”船型、“海進江”沿海船型、漢江適航船型的更新換代,培育漢江喂給港,實現長江航運能力、品質、規模上臺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