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0億美元 中國以前所未有速度投資全球港口
2017-07-19 14:12:20
Landbridge平臺
據《華爾街見聞》7月17日報道,倫敦投行格里森斯皮克公司(Grisons Peak)近日統計發現,截至今年6月,中國在過去的一年里對外港口項目投資翻番,投資總金額從去年同期的99.7億美元增至201億美元,數據尚未包括仍在討論中的項目。
據英國《金融時報》統計,中國企業已累計宣布了九個海外港口的投資計劃,這些港口均靠近中國在6月提出的三條“藍色經濟通道”。根據新華社此前的報道,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其中提出要重點建設三條藍色經濟通道:
“以中國沿海經濟帶為支撐,連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經南海向西進入印度洋,銜接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共同建設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經南海向南進入太平洋,共建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積極推動共建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藍色經濟通道。”
據環球時報7月17日報道,三條通道中有一條從中國到印度洋,再到地中海,其重要性在最新宣布的港口投資中得到清晰展現。中國在馬來西亞參與的港口就有4個。專家表示,把東南亞作為中心,是中國在該地區營造睦鄰關系的例證。
引發關注的藍色經濟通道中,還有一條從中國借道北冰洋到歐洲。目前規劃中的項目包括俄羅斯白海阿爾漢格爾斯克的一個新深水港以及一條深入西伯利亞的鐵路??巳R佩達港口是立陶宛的港口,也是北極航線的支線港口。該港口已成為中國招商局集團建議投資建設新集裝箱港口的選址地。中國在挪威希爾克內斯港投資建港的磋商也在進行中。
格里森斯皮克公司CEO亨利•蒂爾曼稱,鑒于中國在過去一年中宣布了這三條藍色經濟通道,因此對港口和航線投資的大幅上升也不足為奇。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喬納森•蒂爾曼稱,一些中國的港口投資行為引發質疑:北京是否在借商業之名追求秘而不宣的戰略議程,“但除了大戰略,也有低層級政治需求。中國的利益集團及伙伴國家渴望參加新項目,如今他們正在一帶一路旗幟下行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