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集裝箱船首航中國 馬士基航運樂不起來
2017-04-06 10:56:20
Landbridge平臺
4月3日,全球最大20150TEU集裝箱船——商船三井旗下“MOL Triumph”號順利靠泊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這是該船在韓國三星重工下水正式投入運營后在中國港口的首航。4月3日這一天對于商船三井和三星重工而言無疑是值得慶賀的日子。不過,對于包括馬士基航運在內的大部分船公司而言顯然都樂不起來。
船東仍然希望盡快接收新造大型集裝箱船
此前宣布將推遲交付9艘14000TEU集裝箱船讓馬士基航運成為行業的“楷模”,不過顯然并沒有更多的船公司響應,如今商船三井這艘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即將投入市場就印證了這一點。
航運咨詢機構德路里近日表示,集裝箱船市場的供應和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但是集運公司似乎并不愿意充分抓住機會縮小差距。
德路里稱,船東不愿利用延遲交付的機遇縮小供需矛盾,他們仍然希望盡可能快的接收新訂造的大型集裝箱船,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并利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德路里建議其他航運公司應當效仿馬士基航運推遲交付新船,加快拆解活動,緩解運力端壓力,幫助加快市場復蘇。
德路里表示,今年預計將有160萬TEU新造集裝箱船交付,這將幫助抵消長期以來困擾著該行業的過剩運力。
德路里指出,推遲船舶交付對市場供需平衡更好,可以獲得更高運價和回報。新船延期交付有利于集運業在未來幾年內利用黃金機會消化運力過剩。
馬士基航運帶頭推遲交付無人響應
馬士基航運在發布年報時決定,將正在現代重工建造的9艘14000TEU集裝箱船延遲至2018年交付,該系列集裝箱船原定于今年末交付。繼馬士基航運推遲新船交付后,市場大約160萬TEU集裝箱船將會在2017年交付,其中包括一些預定在2016年交付的新船。
馬士基航運表示,目前公司并不需要添置新船,而且在當前低迷的市場條件下可以廉價地租用船舶。
不過,馬士基航運的2M聯盟伙伴地中海航運正在根據交付期如期接收新船,該公司近日接收了19472TEU“MSC Rifaya”號,還將在下個月底之前接收兩艘19500TEU集裝箱船,這三艘船都將投放“亞洲-北歐”航線,而商船三井似乎也沒有推遲新船交付的計劃。
推遲交付新船,加上拆解舊船數量增加,這將有助于解決閑置運力問題,數據顯示,目前有大約340艘船約130萬TEU閑置,占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6.5%。
倫敦船舶經紀人BraemarACM稱,2016年集裝箱船拆解189艘船(658000TEU),數量創歷史新高,今年截止目前已有56艘船約185500TEU被送往拆船廠。
德路里表示,為了確保市場復蘇不被破壞,需要更多的航運公司響應,盡可能延遲新的集裝箱船交付,并盡可能拆解老齡船舶。
2018年底前面臨巨型集裝箱船集中交付潮
全球化遇挫之際,造船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然而,當全球金融危機過后貿易復蘇時,航運公司又一次發出大筆訂單。如今,全球航運業遭遇規模空前的運力過剩。
到今年年底為止,僅僅商船三井的6艘20150TEU集裝箱船總計超過12萬TEU運力將陸續投入市場,正好抵消馬士基航運撤單的9艘14000TEU集裝箱船的運力。
Alphaliner公司表示,全球總運力將在2017年和2018年平均每年增長4%,這還不算現有的7%的閑置運力。而最大的問題在于巨型集裝箱船的集中交付——約150艘一次可承運超過1萬個標準集裝箱的新船將在明年底之前陸續交付。
市場還沒有真正的復蘇,市場又將面臨巨型集裝箱船集中交付潮,集裝箱船市場的危機警報依然沒有解除。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