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組織減少碳排放獲支持
2016-12-26 14:58:40
Landbridge平臺
近日,歐洲議會的環境委員會投票決定從2023年將航運業排放納入歐盟的排放交易機制(ETS)。歐洲海港組織(ESPO)堅信,目前,國際海事組織(IMO)是解決這一問題并找到一個解決方案的最佳人選。
近日,歐洲議會的環境委員會投票決定從2023年將航運業排放納入歐盟的排放交易機制(ETS),并建立一個海事氣候基金,在國際層面上缺乏進展的情況下。航運業是一個全球行業,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挑戰,歐洲海港組織(ESPO)堅信,目前,國際海事組織(IMO)是解決這一問題并找到一個解決方案的最佳人選。為此,ESPO認為在國際海事組織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2016年10月)上達成的路線圖是一個始點。
國際海事組織需要加大努力,在2018年向《巴黎協定》的實施過程提交一個初步的減排目標,此外,還應當伴隨著短期措施。到2023年,國際海事組織應當設定一個減排目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實現這一目標。
ESPO認為這6年為國際海事組織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以拿出一個減排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措施。因此2023年必須被看做是一個里程碑。如果未達到這一截止日期,則將不得不施行歐盟措施。然而,應當說明的是,如果到2023年達成一個國際協議,歐盟措施將被廢除。
“《巴黎協定》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國際協作能夠產生巨大的成果。國際海事組織是解決航運排放的最佳機構。在國際海事組織已經建立起來的這樣一道戰線,歐洲應當對國際海事組織施壓讓該組織加大努力、取得進步。顯然,如果到2023年國際海事組織無法給出一個減排目標和實現這一目標的措施,采用一個歐盟方法則不可避免。因此,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時,我們希望國際海事組織展現出在2016年10月份,該組織在解決全球空氣污染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相同的雄心。”ESPO秘書長Isabelle Ryckbost說。
當前正在擬定之中以實施《巴黎協定》的歐盟和國際氣候措施,將規定各港口負責減少其岸上活動的碳足跡。這些努力應當伴隨著涵蓋海上排放的措施。航運和港口的環保形象岌岌可危。另外,當面臨氣候變化后果時,位于歐洲的港口可以說是首當其沖。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