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供給側改革的實踐與方向
2016-11-30 11:26:39
Landbridge平臺
2016年,航運業仍處于低迷狀態,港口競爭日趨激烈,內外貿干散貨船和集裝箱船運力過剩、運價指數創出歷史新低。與此同時,“黑天鵝”事件——韓進海運的破產更是引發航運界的一片唏噓。在此大環境下,市場無法一味依靠資源投入刺激經濟,企業亟需進一步響應、落實國家的供給側改革戰略,去努力探究與思索航運業一系列變革的方法和途徑。
11月28日,2016年上海航運交易論壇在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設定為“航運供給側改革”。上海市政協前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金先生;交通運輸部李揚先生;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先生;交通運輸部前副部長徐祖遠先生;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先生;上港集團戰略發展部丁嵩冰先生;馬士基施敏夫先生;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等嘉賓出席論壇,以及來自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交委,以及金融界、財經界、航運界等業內翹楚及宏觀、行業專家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方面多角度暢談航運供給側改革如何突破和創新——全球價值鏈競爭態勢、供給應鏈現狀發展聚合、航運改革結構性視野、班輪業成本結構調整、國家戰略中港航機遇、中國航運業布局全球、中國港口業的新思路、海事技術的創制升級、船員市場現狀與發展等,全面闡述了業界在航運供給側改革上已有的創新以及將要前進的方向。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目前,上海航交所發布13大類指數,71個成分指數,90個航線指數,是全世界最全的指數。對于當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無人能擋,中國也將義不容辭的走在全球化的前列。而航運的供給側改革,一定是全球化的倒逼。因此,本次論壇“航運供給側改革”為主題,從人、船、貨航運三大要素方面,探討航運供給側改革的相關內容。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秘書長高奕奕先生指出,現在上海已經成為中國大陸集裝箱航線最多、覆蓋面最密集的港口,并且有1700多家國際航運及輔助經營單位在上海從事經營活動。目前“十三五”時期上海航運中心建設已正式發布,屆時上海航運實力將大幅提升,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航運強國戰略,推進航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多方合作,更好的優化上海的航運資源,構建優良的行業生態,吸引全世界航運的優質資源落戶上海,讓上海這座城市的明天更美好。”
浦東新區副區長簡大年:“在航運供給側改革中,浦東新區將把上海自貿區建設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兩大國家戰略深度的融合起來,不斷提升現代航運服務功能,營造更加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航運發展環境。同時也希望得到上海航運交易所以及航運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更好的發揮航運交易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更好地實踐航運業的供給側改革,更好地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王新奎先生表示,我們中國的航運業,長期以來是為經濟全球化服務的,把全世界的零部件原材料運到中國來,加工以后再運出去,鐘擺式的運輸方式,滿箱出空箱出的運輸模式,可能會變成一種網絡狀的,像真正全球性航運公司的模式,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從我們的人才,我們的經營模式,都會面臨著一個很大的挑戰。其次,當前數字革命可能引發的國際航運業模式的重大創新。對于當前的物聯網、大數據的技術,國際航運業當是首先收益者,但像航運業這么一個有幾百年歷史,資本和技術密集度高,還應尋找一條與當前數字革命相結合的道路。最后就是貿易便利化的相關問題。這次TFA,《巴厘島協議》通過了貿易便利化的協議,他希望在貿易便利化改革背景下,航運業能夠擺脫過去被動的常態,更加主動的投入貿易便利化改革的浪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就船用發動機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做了相關的闡述。他指出,目前船運柴油機主要有高效率、低排放、高可靠性、采用電噴及便于操作和維護五大主要特征,但國際航運已經成為是害氣體排放的重要源頭。因此,船舶柴油機機會將繼續呈現結構緊湊,模塊化,操作簡單智能化,高效節能低排放,安全可靠長壽命的發展趨勢。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先生分析了當前全套供應鏈供給側改革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他指出,目前供應過剩的問題十分嚴重。1990年到2003年全球船舶運力年平均增長率2.83%,2003年到2013年全球船舶運力的平均增長率為6.86%。我們的運力年平均增長率減緩到3.35%,但還是高于全球船舶運力年平均增長2.64%。因此,我們應該從航運企業供給側改革的角度及其指導思想、評價、今后影響等多角度解決。
交通運輸部前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徐祖遠部長從海員勞務市場角度分析了供給側的改革相關思考。中國是一個航運大國,也是一個海員的供給大國,我國海員隊伍的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一位,到2015年底,全國注冊的船員達到了135萬人,其中海船船員64萬人,分別比2010年增長了108%和69%。外派船員的人次達到了13.3萬,人次是不少,但層次是不高。我國海員勞務供給質量不高,服務層次低是主要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制度供給要有效及時、連貫。其次,海員培養供給要與實際使用相匹配,應用型船員培養的模式使得我們海員的知識體系在培養和使用上很容易脫節,造成海員培養供給與實際的需求缺乏一致性。再次,海員培養還要注重職業素質的提升,在英語水平、職業素養、團隊意識、文化認同、溝通教育方面要與國際接軌。除此之外,加強海員職業社會的認可度。
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先生就當前全球經濟及中遠海運的全球化做了詳細的解釋。對于中遠海運全球化的布局,他表示,中遠與中海的重組正是面對當前全球經濟和航運市場發生的重大變化,并且希望重組之后深度參與全球競爭,改變全球航運格局。對于該問題,中遠海運提出四個優先發展的產業戰略:第一優先發展集裝箱班輪運輸;第二優先發展航運金融產業;第三優先全球綜合物流布局;第四依靠“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全球碼頭收購。其中,在講到優先發展航運金融產業戰略時,許立榮表示:“航運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中遠海運整個運力規模目前是排在世界第一,因此我們用在航運方面的資金用量是非常大,既然有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優勢,我們為什么不把航運的金融發展起來?所以我們正在努力發展航運的金融產業,我們已經成為最大的金融船舶租賃公司,我們同時打造了兩個金融控股平臺,一個在香港中遠海運金融控股平臺,第二個是我們2866,中遠海運發展,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金融上市公司。除了金融租賃之外,我們還要購買銀行,成立保險公司,我們的保險公司正在籌備當中,保監會已經正式批準了。同時,對證券和金融資產管理,特別是未來船舶的不良資產管理,我們將會有進一步的發展。所以我們的航運金融全球布局,未來和航運是緊密相關的。”
回不去了,就勇往直前;老路不通,就另辟蹊徑。上海航運交易論壇是上海航交所自2010年開始打造的專業化、國際化、大型化的航運精品論壇,論壇每年選擇一個關乎航運未來的關鍵議題,各方精英匯聚一堂,其精彩觀點以及創新實踐將引領市場。
2016年,恰逢上海航交所成立20周年。20年來,上海航交所秉承“公開、公平、公正”三大原則,在波瀾起伏的航運領域里耕耘,以大膽無畏和不屈不饒的創新精神抒寫了中國航運的諸多“第一”。最先創建“一門式”大通關服務平臺,最先建立二手船交易平臺,最先發布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最先開發航運業誠信指標體系,最先發布中國航運業薪酬福利報告……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8年時間里,航運業的原有秩序已搖搖欲墜,在問題叢生的時代節點上,在航運市場的凜冽“冬天”里,上海航交所已準備重新出發,繼續下一個20年的輝煌歷程。
上海航交所將進一步拓寬“維護航運市場公平、規范航運交易行為、溝通航運動態信息”三大基本功能,夯實航運交易中心、運價備案中心、航運指數發布中心、資信評估中心和航運信息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設;創新航運綜合交易服務平臺,加快實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根據《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相關要求,為航運市場提供更為全面的交易服務功能;將繼續按國家要求,運用大網絡、大數據技術,提供運價備案的便利化、精細化服務,實現航運市場的量化動態監管。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