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大船會否卷土重來?
2016-11-22 13:58:27
Landbridge平臺
克拉克森在近日的報告中預測,明年的集裝箱船新增訂單接近100艘,集裝箱船市場將成為新造船市場恢復最快的領域,而中韓船企終于有機會從集裝箱船市場恢復中獲得喘氣的機會。
A
新巴拿馬運河帶來造船福音
由于新巴拿馬運河通航,船齡相對較小的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大量被拆解,這將刺激集裝箱船需求的回升。
今年6月,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竣工,可以通航13000TEU集裝箱船,而擴建之前,只能通過5000TEU集裝箱船,這意味著傳統的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失去了競爭力。
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發布的數據,擴建后的巴拿馬運河年通過量將從目前的3億噸增加至6億噸,允許通過的各類型船舶尺寸大幅提升。在船舶大型化的背景下,將有利于其與蘇伊士運河等其他交通要道展開競爭。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曾分析,擴建后運河允許通過的集裝箱船運力將上升,美洲航線單位成本將會明顯下降,傳統的巴拿馬型船則將會被淘汰,相應地美東和拉美地區的港口競爭將受到直接影響。新運河通過能力提升后,亞歐航線上的1.3萬到1.4萬TEU集裝箱船舶將會被重新部署,一批大型船舶將有望回歸市場,一定程度上或許能緩解全球航運業運力過剩的局面。
新巴拿馬運河通航后,針對其設計的新船型船寬由32.3米增加至48.2米。對于集裝箱船來說,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舶載箱量也從此前的5000箱增加至1萬箱左右,增加了整整一倍,運輸經濟性得到很大提高。
此外,大量舊式巴拿馬型船(以老巴拿馬運河船閘所能通航的最大尺寸專門設計的船舶,一般船寬為32.3米)將逐步被船體更寬的新巴拿馬型船替代。
B
拆船量增加促使需求回升
據BIMCO統計,2016年至今全球集裝箱船拆解量創下50萬TEU的新紀錄,其中由于巴拿馬運河擴建,3000-5000TEU集裝箱船明顯冗余,其拆解量占總拆解量比重接近50%。
最近一個月,已經有多艘船齡不到10年的集裝箱船送往船廠拆解。10月底,希臘船東DianaContainerships送往船廠拆解的一艘4923TEU巴拿馬型集裝箱船“YM Los Angeles”號再次創下新紀錄,這艘集裝箱船的船齡不到10年,成為今年拆解的船齡最年輕集裝箱船。近日,希臘航運公司Box Ships決定拆解4547TEU集裝箱船“Vox Queens”號,該船船齡還不到10年;德國船東Hermann Wulff日前也決定拆解其4546TEU集裝箱船“Viktoria Wulff”號。這是35年來首次出現不到10年船齡的集裝箱船售出拆解。
據了解,目前船齡在8至13年之間的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共計170艘,其中大部分將重新部署到其他航線或售出拆解。
克拉克森預計,截至10月底,今年已有72艘3000TEU至5999TEU中型集裝箱船售出拆解,同時集裝箱船總報廢量已經達到了145艘,共計503750TEU,創下自1996年以來的新紀錄。
與此同時,集裝箱船拆解過快意味著將會產生新的市場,即新建集裝箱船需求增加,以滿足新的需求。此外,國際船舶壓載水管理公約將于明年9月生效,2020年硫排放限制的生效都將進一步創造新的需求。
C
市場回暖尚需時日
克拉克森在報告中預測,明年的集裝箱船訂單量將從今年的134艘增長至224艘,成為新造船市場恢復最快的領域。明年,8000TEU以上集裝箱船訂單量將從今年的23艘增長至74艘。
不過,訂單量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市場回暖,畢竟這些新增的訂單量十分有限,數量龐大的過剩船舶,依然成為市場復蘇的“攔路虎”。況且,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造船業實現供需平衡將需要3~5年時間。
此前,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的一名分析師曾在其報告中指出,集運業的運力過剩問題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里繼續持續下去。
該分析師在報告中警告稱,為保證未來集運業仍保持供求平衡,集運市場必須做出改變措施。他指出,如果目前的運價仍然保持不變的話,那么到2019年,新造船市場上約300艘集裝箱船訂單將導致市場供求失衡。其中,分析師著重強調了在這一系列新船訂單中,有70艘新船訂單為13000-18000TEU級的集裝箱船。
該集團運輸和物流業務全球主管Ulrik Sanders則表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集運業希望恢復供求平衡,那么目前約50%的新船訂單都需要取消,而這是相當龐大的一筆數字。他指出,由于大船效益所帶來的規模經濟影響,航運業目前面臨兩難的局面。
與其他航運咨詢機構所預測的集運運價將有所上升不同,Boston Consulting的預測結果顯示,到2019年集運運價預期將下跌1.6-2.6%。該集團稱,由于運力過剩已成為國際航運業所面臨的最主要的挑戰,如何持續保持市場供求關系平衡將成為未來航運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
市場希望萌發,船企仍需自律
船舶是全球一體化的產業,與世界經濟及貿易緊密相關,遇熱則熱,預冷則冷。8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對船舶工業的影響遠超預期,全球造船業面臨著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這一點,從成立于國內造船大戶揚子江船業黯然取消了原計劃的公司60周年慶典,從近日韓國造船廠STX Offshore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從僅在去年就有超過20家大中型船企宣布破產的倒閉潮中,可以驗證。
更可怕的是,這很可能還只是一個開始。當前世界貿易正罕見陷入負增長的境地,在航運界,2016年以來,航運市場持續惡化,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一度跌至290點,創有史以來最低水平。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也持續在800點以下的歷史低位振蕩,克拉克松綜合運費指數從2015年年中的18000美元/天一路下滑至2016年9月的8000美元/天。世界貿易低迷導致的航運業困境,正傳導到上游造船企業。
市場需求下滑,庫存量又一直處于飽和,按照航運市場正常年份7.3噸/載重噸每年的運輸效率計算,目前航運市場過剩運力達到22%,航運市場過剩運力的吸收需要5-10年的時間。
如此供需不平衡的夾擊下,這就更需要造船企業的謹慎行事,慎重經營,清醒看市場,理智作決策。如今,雖然由于新巴拿馬運河通航,拆船量上漲讓業界看到了造船新市場的希望,但是,這幾劑“強心針”到底能否讓造船市場迅速復蘇,還有待時間驗證,造船業界此刻最需要的是保持自律,千萬再不可頭腦發熱,一哄而上,造成新的存量過剩。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