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打造浙江港口新標桿
2016-11-02 14:44:36
Landbridge平臺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增長、貿易投資增長的速度與格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港口自身發展所依托的航運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酷環境,傳統港口產業的盈利模式逐漸面臨瓶頸。浙江坐擁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寧波舟山港,且目前已完成了省內沿海主要港口的整合,但同時也面臨大而不強的問題。
港口轉型已是箭在弦上。在日前召開的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省委主要負責人強調,海洋港口一體化是該省海洋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和好路子,必須深刻認識海洋港口在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全球的戰略眼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堅定不移地照著一體化發展的路子走下去,切實做強做優港口和港口經濟,全力打造我國海洋港口發展的新標桿。
A
發展重心面向海洋
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始于海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經濟的重心仍舊在向沿海不斷轉移。有統計顯示,全世界經濟總量一大半集中在沿海岸線300公里之內的地區,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皆是如此,我國也不例外。
對中國而言,海上通道還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最近在一次論壇上透露,中國90%以上的外貿是通過海上運輸來完成的,商船遍布全世界1200多個港口,同時中國也是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國家。
放眼全球,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已成為共識。以地處東南沿海的浙江而言,坐擁四大國家戰略: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兩個與海洋有關。近年來,浙江經濟“面向海洋”的發展思路更加明確。
“新世紀新階段浙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自然資源匱乏的浙江,卻是海洋資源大省:擁有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深水岸線506公里,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不獨浙江,在國家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背景下,近年來,沿海各省市政府紛紛將經濟發展重心從陸地向海洋轉移。一個共同點是,各地發展海洋經濟,無一不將港口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內容,希望由此突破。
筆者梳理公開報道獲知,近年來,各地政府不斷加強資源整合,加大投入力度,謀求區域和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并陸續推出了加快港口發展的有力政策。如,山東推出了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大力促進青島到日照沿線港口的發展;江蘇制定了沿海開發總體規劃,加快連云港、鹽城和南通等沿海城市的港口開放……
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無疑進一步加劇了我國沿海港口間的激烈競爭。
另一個背景是,進出口額的下降壓迫海運運量特別是港口吞吐量開始下降。由于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中國2015年的進出口額同比下降了7%,其中排名前三的貿易伙伴歐盟、美國和東盟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分別降為3.51萬億元、3.47萬億元和2.93萬億元。
愈演愈烈的競爭態勢下,港口加快轉型迫在眉睫。
B
港口圈軟實力之爭
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向筆者闡述了對國際強港的理解:主要是以優質的港口設施、發達的物流體系、關鍵的地理區位為基礎條件,以高度完善集聚的航運服務業為核心驅動,以開放便利的綜合環境為支撐保障,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航運資源的重要港口。
對照這一目標,寧波舟山港最大的短板在于航運服務業。浙江省海港委副主任張善坤曾深度考察過美國紐約—新澤西港、西雅圖—塔科馬港等國際一流港口。他介紹,美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并不大,2015年紐約—新澤西港、西雅圖—塔科馬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僅為640萬標箱和460萬標箱左右,但卻是全球公認的國際強港。
寧波舟山港,2015年集裝箱吞吐量已超過2000萬標箱,港口硬件設施也比較先進,但仍屬大而不強。張善坤分析,紐約—新澤西港位居國際強港的關鍵原因,在于海事、金融等航運服務業支持強港建設方面一直領先于世界各國。
而寧波舟山港因比較缺乏港口服務功能的支撐,軟實力方面的短板還比較突出。根據2015年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寧波舟山港未能進入全球國際航運中心的前10位(上海居第6位)。
舉凡世界強港,都有“一技之長”。倫敦是舉世公認的國際航運服務中心,靠的也不是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而是發達的港航服務業。有資料表明,全球20%的船級管理機構常駐倫敦,世界50%的油輪租船業務、40%的散貨船業務、18%的船舶融資和20%的船運保險總額都集中在倫敦。
港口競爭在海上,更在陸上。港口經濟是典型的服務業經濟,經濟腹地產業結構的變化,對港口服務也會提出新挑戰。一個事實是,由于國際市場持續低迷,以及各地正在推進的產業結構調整,來自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出口國的出貨量預計仍將面臨壓力。而出口產品也將越來越多地呈現諸如智能手機和計算機芯片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它們在船上占據的空間比家具和鞋要小。
“未來隨著消費的升級換代,港口跟服務業和消費業的聯系將更加重要。未來,隨著消費及產業升級,貨值越來越高,所要求的物流服務也將更精確。”有財經評論員認為,從發展趨勢看,港口必須要提供精細化的服務,而且一定是跟互聯網結合的高端服務。
許多港口也已經開始在服務意識方面逐步增強。以鹽田港為例,近年來,鹽田港以服務為價值核心的成功案例可圈可點。鹽田港的裝卸費高于相鄰港口,還能保持貨源穩定。究其原因,則是鹽田港真正做到了直接且穩定地服務客戶。
C
全球布局海上通道
新常態下,港口內生式增長空間有限,需要開闊視野、創新思路,引進發展新動能,唯有如此才能加速做大做強。
近年來,國內不少港口企業已經瞄向海外,通過開展友好合作、開辟航線、參股、投建等手段,開展境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業務,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性碼頭運營商的目標“走出去”。
一個標志性事件是,2015年4月,上港集團獲得以色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碼頭經營權。這是國有港口企業“走出去”具有代表性的一步。
港口企業“走出去”,這樣的嘗試越來越多。比如,青島港與中石油合作,向緬甸皎漂港輸出技術與管理;與馬士基集團和中遠海運集團合作,共同建設運營意大利碼頭項目。
天津港則充分利用資本運營手段,在規劃建設咨詢、港口管理輸出、港口整體運營、物流網絡建設、股權投資等五個方面探索與全球港口合作,構建全球供應鏈聯盟,加強與大型航運企業、物流貿易商等企業全方位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港口與一些大型建設企業捆綁“走出去”也能夠帶動港口發展。如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曾承建柬埔寨、安哥拉等多處碼頭項目,項目建設期間也會尋找中國港口提供技術支持,進行資源優勢互補。可見,港口發展不能僅拘泥于自身碼頭,尋求國際發展也是轉型的突破口。
“只有放眼全球,才能實現港口資產性價比的最優。”財經評論員葉檀表示,當國內的成本優勢逐漸喪失,尋求性價比最高的過程,也就是在全球布局的過程,通過對相關企業、其他港口的參股或者控股,進行深度介入,必將形成連接全球的海上通道。
浙江省海港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近期正在謀劃引進大型港航企業戰略投資者,通過資本運作形成利益共同體,加快國際化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根本性提升浙江省港口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D
港口整合優勢重塑
如果我們在中國沿海標注出所有港口,你會發現密度驚人。過去10多年內建成的眾多港口,帶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但是也給不少地方政府帶來了繁重債務,造成了航運市場的無序化競爭。港口業務低迷的今天,這種無序化競爭消耗的是港口自身的競爭力。這種尷尬如何破局?港口整合或許是一把鑰匙。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博士生導師劉大成就曾撰文表示,當下應推行港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國家及包括數個省市的大區域內進行頂層設計及資源整合,并利用資本的力量和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區域內或跨區域的港口并購重組,形成依靠企業股份多元化而產生形態不同、層次區分、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港口群,逐步實現一個利益主體的國際航運中心、主樞紐港、區域性港口和補充小港口的集成企業或企業聯盟。
實際上,港口合作勝于競爭的例子在國外早已有佐證。公開資料顯示,國外港口整合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高潮是在90年代中期,最早興起于歐洲環地中海區域德、英、法等國家,隨后各國的港口整合也陸續開始。如今,組合港在歐美和日本已相當普遍,如紐約港和新澤西港、洛杉磯港與長灘港、阿姆斯特丹港和艾默伊登港、東京港與橫濱港、大阪港與神戶港,這些港口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逐步形成了分工合作占主導地位的港口同盟關系。
國內不少港口已經認識到加快整合的緊迫性,并開始有所行動。如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吸收寧波舟山港集團,控制其100%股權,寧波舟山港上升成為浙江省層面的港航資源配置者。唐山港集團與天津港集團合作,合資組建唐山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等。
國際一流組合港的管理機制頗有啟發性。張善坤介紹,美國紐約—新澤西港通過一體化整合形成了港口管理委員會—港務局—碼頭公司“三位一體”管理運營模式,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通過一體化整合的港口,在與其他港口的競爭中取得了主動地位。
浙江的思路與此異曲同工。該省組建省海港委、省海港集團和整合寧波舟山港集團,這為浙江省海洋港口一體化、協同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善坤建議,盡快理順體制機制,盡早發揮省海港委履行貫徹重大戰略決策、編制實施重要規劃、推進海洋港口經濟發展、綜合協調重大事項等職責。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