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口鏈雛形初現
2016-11-02 14:42:06
Landbridge平臺
近日,第二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港論壇暨第五屆深圳國際港口鏈戰略論壇在深圳舉行,來自德國漢堡港等20多個國際港口及深圳四大集裝箱碼頭企業等300多人聚焦“智慧港和綠色港建設”兩大主題進行探討。
同時,深圳港與安特衛普港、巴塞羅那港、哥本哈根—馬爾默港、漢堡港、哈利法克斯港、仁川港等14個國際港口各負責人共同簽署了深圳宣言:提高港口軟實力,共同打造智慧港和綠色港。
“海絲”讓港口聯動更加緊密
“共建共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率先倡議,并得到各國廣泛響應和積極參與的宏偉戰略構想,也是沿線各地區深化互利共贏合作、攜手促進開放發展的重大機遇。”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黨組書記于寶明在論壇上致辭表示,深圳將加強與世界各個先進港口的交流和合作,全力將深圳港打造成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推動深圳港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強港邁進,更好地支撐保障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隨著深圳港在國際港口業中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全球知名港口看好深圳港未來發展和合作前景,深圳港目前已與德國漢堡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哥本哈根—馬爾默港、比利時澤布魯日港、荷蘭鹿特丹港、馬來西亞巴生港等19個國際知名港口建立了友好港關系。通過與各友好港的信息與服務對接,深圳港口鏈已初具規模,鏈條通達世界各大洲。
截至2015年末,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420萬標箱,掛靠深圳港的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達248條,連續3年穩居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未來,深圳港將通過建立“深圳國際友好港商務信息合作平臺”,促進深圳港與國際友好港之間海運物流的便捷和國際物流之間的資源優化。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進行交流與合作,分享智慧港口建設成果,帶動并促進各自所在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形成共贏共生的合作格局
大數據、物聯網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引領技術革命,打造智慧港口成為未來港口發展方向。在環境和資源的強約束下,能源革命促使港口向低碳綠色轉型。在“一帶一路”構想下,港口之間的聯動關系將更加緊密。探討合作機制,強化港口鏈合作,分享智慧港、綠色港建設的成果,形成共贏共生的合作格局,已經成為共識。來自德國漢堡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等代表,分別在論壇上作了演講,分享智慧港、綠色港的建設成果,共同打造智慧港和綠色港。
國際港口協會主席圣地亞哥·米拉表示,國際港口協會有170個港口成員,而且有140個與港口有關組織,這些港口正式通過合作,分享信息,解決共同面臨問題,促進了港口可持續發展。
法國南特港負責人Jean Pierre Chalu表示,港口除了獨立運作必須分享、合作。南特港希望尋找更多的合作方式,從而使得南特港成為綠色的港口。南特港在兩年中,與中國不同的港口進行合作,包括深圳港、青島港、廣州港都已經簽署了友好港的協議。南特港還與中國不同的公司開展合作,可再生能源是主要的合作方向,希望可以利用自然能源,使港口更加高效。
“‘一帶一路’的倡議能為港口帶來極大的機會來開展合作,可以把世界各地的港口以更好的方式連在一起,貿易對經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荷蘭鹿特丹港物流業務經理Maarten de Wijs表示,“一帶一路”可以給港口提供更多貿易和交通的機會,對于鹿特丹港來說,中國的外貿和鹿特丹港是密切相連的,每一年鹿特丹港會有來自中國300萬集裝箱,占了鹿特丹港業務量的25%。
深圳市港航和貨運交通管理局副局長董燕澤表示,深圳將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前海蛇口自貿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國際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鹽田“智慧港”示范工程、媽灣“智慧港”建設工程建設等。
打造智慧綠色港口聯盟
14個國際港口在論壇尾聲共同簽署了深圳宣言,鄭重宣告,將共同推進新技術在港口的應用,加強港口環境保護管理,提升環境保護技術水平,強化港口鏈合作,創建合作共享機制,分享智慧港、綠色港的建設成果,推進各方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促進智慧化、低碳化發展。
深圳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以深圳港倡導智慧港和綠色港建設為主旨的深圳港口鏈正式建立,深圳宣言將指引各簽約港口在未來的港口規劃、建設、運營和發展中更注重先進技術的使用、互利信息的共享,提高港口軟實力,共同打造智慧港和綠色港。
一直以來,深圳港不斷致力于提高港口智慧化水平。目前深圳港集裝箱港區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央調度系統,包括無線數據終端、集裝箱定位、遠程登錄查詢等功能,并建立了港口與航運EDI信息系統;碼頭操作效率屢創新高,單艘集裝箱船靠泊碼頭可采用8臺岸吊同時作業,集裝箱岸吊操作效率達到35吊次/小時,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世界1.6萬標箱以上的大型船舶全部靠泊深圳港,深圳港已成為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在中國停泊的首選港。
“深圳港的智慧化與漢堡港、新加坡港等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董燕澤表示未來,深圳港將以這些先進的國際智慧港為標桿,借鑒新加坡等地的智慧港建設經驗,全方位推進智慧港的建設。
共建“一帶一路” 港口合作先行
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讓沿線港口間的聯動關系更加緊密。探討合作機制,強化港口鏈合作,分享智慧港、綠色港建設的成果,形成共贏共生的合作格局,已經成為共識。而要共同建設“一帶一路”,港口合作需先行。
港口是水陸交通和物流的樞紐,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紐帶。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與沿海港口的發展直接相關。如今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與發展,沿線港口今后將扮演更加重要、更加關鍵的角色。因此,港口間合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強化港口合作,才能推進“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暢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大通道,促進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有機銜接,實現國際運輸便利化。建立沿線港口數據交換平臺和電商平臺,實現沿線港口信息共享,構建區域性大宗商品交易大市場,從而帶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沿線國家的港口要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建設智能綠色港口,合作是一條必由之路。只有沿線港口實現互聯互通、互利共贏,才能促進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形成更便捷、更高效的物流運輸網絡,進而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化經貿交流,實現區域經濟平穩更好更快地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