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港變海港,樞紐經濟添動力
2016-08-17 14:58:11
Landbridge平臺
大型海輪的到來考驗著港區的接卸能力。新生圩港區對碼頭進行了改造,包括加大系纜樁、安裝橡膠護欄等。如今,已有16個泊位可靠泊8萬噸海輪。惠寧碼頭裝卸門機從10噸,逐步更新為25噸;海輪與江船之間,通過皮帶機實現快速接駁。
“為迎接江海直達新時代,南京市加快了大型深水碼頭的建設,南京港已完成48個老碼頭泊位的升等改造。”張小琴介紹,截至2015年底,南京港可靠泊5萬噸級以上的泊位有42個,最大可靠泊8萬噸級海輪。港區集疏運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包括8條總長94公里的集疏運公路,4條總長61公里的港區鐵路支線,公水聯運、鐵水聯運的優勢不斷放大。
物流成本下降增強競爭力,助力海港樞紐經濟區建設目前,鐵路和公路的平均運輸成本分別為0.145元/噸公里、0.45元/噸公里,而長江水運僅為0.025 元/噸公里。據市交通局測算,航道水深從原有的10.8米調整至12.5米,每艘海輪將可多裝約1萬噸貨物,節約物流成本50萬元。南京港每年靠泊海輪 400多艘,一年下來可節約2.5億元物流成本,其水運優勢將更突出,對長江中上游貨運的吸引力大大增強。 “今后,更多大型船舶能夠靠泊南京港,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地區將南京作為江海轉運的樞紐,南京港作為中西部地區水上貿易主樞紐的地位將更凸顯。” 水運之外,龍潭港、西壩港等的公鐵水集疏運體系,連接京滬、寧蕪及歐亞大陸橋,可擴大深水航道輻射范圍,放大深水航道效應。
航道升級帶動衍生產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添柴加火”“從南京新生圩至上海的吳淞口,長江中下游沿線碼頭眾多。南京要增加海輪進港的吸引力,不能僅靠裝卸能力的提升。”南京港集團發展部部長施飛介紹,港口配套設施、口岸服務等都是吸引海輪靠泊的關鍵。眼下,港區正在重點發展物流產業,貨物上船運輸到港口,港口卸貨后再通過公路、鐵路、水路等運輸到客戶手上,客戶坐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一條龍”物流服務。
除了港機生產、物流運輸,依附于港口的產業將越來越多,如船舶制造、船舶供水、船舶廢棄物處理,以及貨物代理、報關公司等。隨著12.5米深水航道的貫通,這些衍生產業在迎來自身發展良機的同時,也將為地方經濟發展“添柴加火”。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