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海上運輸占9成
2016-06-22 14:19:37
Landbridge平臺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全球經濟增長、貿易投資增長的速度與格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此節點上討論港口轉型、協調發展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6月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的“國研智庫論壇2016·杭州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這樣指出。
港口經濟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據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介紹,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90%以上的外貿是通過海上運輸來完成的,商船遍布全世界1200多個港口,同時中國也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國家,對國際貿易和海洋運輸業應該說是非常依賴。
“這使得海上的通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張占海說。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常興華指出,雖然中國的港口發展得非???,硬實力非常強,但是,也存在同質化比較多以及復雜無序競爭較多的情況,另外,圍繞著港口的法律制度、金融創新、服務標準規范等也還比較欠缺,在港口運輸體系方面,水和水、水和鐵之間的運輸怎么結合等問題也有待進一步解決。
與會專家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會有力促進這個區域內經濟、貿易、投資、人文等方面的合作,給港口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但是如何能夠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需要深入研究,下一步,港口應采取一些得力舉措來推進轉型、協調發展。
隆國強建議,在港口競爭的新格局下,考慮采用港口集群化的發展方式,并深度運用信息技術來推進港口的智能化,打造智慧港口,把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效整合起來;要讓港口產業化,在整個產業鏈中,要超越物流產業發展本身,以港口為依托,發展與物流業相適合的一些制造業、服務業,實現港城融合,真正形成港口經濟;還要積極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結合自身特點,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水運所副所長郝軍認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是對中國所有港口的機遇,比如有很好的海洋經濟基礎的浙江,一定要主動對接,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提供更大的戰略支撐,并且重視浙南港口的發展價值,大力推動平陽港等港口的轉型升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