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下滑9% 退居歐洲第三位
2016-04-27 14:02:00
Landbridge平臺
受中國經濟放緩及俄羅斯與歐洲關系緊張影響,去年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滑9.3%至880萬TEU,退居歐洲集裝箱港口第三位。
漢堡港為德國最大港口和歐洲第二繁忙的港口,去年,漢堡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378億噸(其中,液體散貨1400萬噸,糧食運輸920萬噸,集裝箱906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880萬TEU,相較2014年的970萬TEU,同比下降9.3%,為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
而在去年,安特衛普港的集裝箱吞處理能力破紀錄,達到970萬TEU,同比增長7.9%;鹿特丹港則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20萬TEU。
對此,漢堡港務局局長沃爾夫岡·胡爾提納在4月20日出席漢堡駐中國聯絡處組織的智慧港口會議上指出,將推出相關對策,應對與歐洲其他港口的競爭。具體來看,在吞吐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將致力于提高經濟產出,降低港口費用,提高裝卸效率。并進一步加強與其他貿易區的聯系,提高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的合作力度。此外,還將會在服務上進行挖掘,提高增值服務。
就IMO即將生效的集裝箱強制稱重規定,漢堡港將于今年年中部署符合規定的稱重系統,而該系統將由私人企業以可盈利方式引入。
另外,漢堡還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是兩條中歐班列——鄭新歐、哈滿歐的終點站。胡爾提納指出,近年來中歐班列發展迅速,鄭新歐班列在前期,自德國至中國返程時幾乎是空倉,但目前已經爆倉,需要提前十天預約。目前鄭新歐為3進2出運行,現在在考慮加一班,今年有望變成3進3出,甚至4進3出。
在能源方面,漢堡港逐步從使用傳統能源改至再生能源,改變能源消費模式,降低工業區能耗。在過去兩年里,漢堡政府發起智慧港資金計劃,先期投入10%、總投資3000萬歐元。漢堡港實施了59項措施,共計節省能源14萬千瓦時,降低排放6萬噸。在踐行綠色港口方面,漢堡港完成了兩個岸電項目,并建成世界首艘LNG發電船,用于向郵輪供電,將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智慧交通方案包括19個項目,致力于優化信息流管理貿易流。漢堡港通過利用藍牙、傳感器、攝像頭等將收集來的信息,打造信息處理平臺,并進行實時處理,完善供應鏈,以保證交通暢通、費用降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