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將威脅航運業?
2015-12-30 11:09:20
Landbridge平臺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似乎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未來的曙光,不過也總會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將威脅航運業?
澳大利亞公司China Sea Rates首席執行官Routh日前警告說,“一帶一路”戰略將在未來5年內嚴重傷害航運業。
在仔細研究中國經常談論的“一帶一路”計劃后,這位負責在線運費定價系統的首席執行官Tim Routh指出,中國計劃建造越來越多的與歐洲陸地連接,如果中國在2020年之前能從陸路西安通往歐洲,那么對全世界的海上航運業而言將是一個嚴重破壞。
Routh警告說,“中國將有能力通過鐵路或公路將貨物運輸至大多數歐洲國家,而不再需要船舶了。這將進一步惡化航運業目前面臨的服務與運能過剩的問題,陸上的運輸時間也將短于海運。隨著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收購或訂造大型船舶,船隊管理和運力將成問題。這也將直接影響定價模式,因為航運業的定價是以運力為基礎,而不是市場。”
China Sea Rates公司一直在積極推廣該公司新升級的運費計算器。Routh解釋說,“中國目前關注的電子商務,能直接向全球客戶進行市場推廣和銷售。我們的LCL/LTL計算器就能提供這種服務,從傳統的集裝箱化B2B模式轉換成基于B2C的綜合運費模式,或者從單一的集裝箱式買家/賣家轉向眾多的買家/賣家。”
Routh稱,該公司是首家擁有中國與世界各地之間在線LCL/LTL計算器的公司。
航運業關于“一帶一路”的主流觀點
鄭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經濟學家):
鄭新立指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促進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將為我國增加鐵路、公路、水路等國際大通道,連接東南亞、非洲等區域。這些區域的產業與中國產業處于垂直分工狀態,互補性強,將推動對外貿易投資,也必將讓全球航運界獲益。
此外,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加強城鄉一體化發展、擴大公共服務、擴大對外開放以及堅持綠色發展。而農村、農業將給海運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其中包括農產品進出口,將增大對遠洋的冷鏈物流需求。
馬澤華(中遠集團董事長):
“一帶一路”戰略對航運業復蘇是個福音。一是有利于創造全球海運貿易需求。“一帶一路”戰略涉及亞洲、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包括五個核心通道六大經濟走廊,這有助于歐盟經濟穩定復蘇和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創造出可觀的全球海運貿易需求。二是有利于完善全球海運物流網絡。“一帶一路”建設將促進現有海上和陸上運輸物流通道的優化和完善,使水路和陸路通道更暢通,支持和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三是有利于促進沿線國家提升軟實力。“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是對硬件的發展建設,也是對軟實力的連接、促進和提升,最終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孫立成(中國船級社總裁)
“一帶一路”戰略繼承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合作、共贏理念,以海陸運輸通道為紐帶把眾多國家和地區聯系起來,形成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的互聯互通。這種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地區間物理連通將比以往的合作在投資協調溝通上要求更高,有利于形成區域投資合作的新模式。構建這種新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徑就是產業產能合作,因而這也應成為下一步區域合作重點關注的領域。
蘇新剛(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
“一帶一路”戰略有助于推動全球經濟再平衡和一體化進程,并為海運業走出困境、持續發展帶來新機遇。“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數十億人口,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這些國家之間的經濟融合和相互促進,以及陸上“一帶”與海上“一路”的互聯互通,為全球海運業發展帶來巨大需求。同時,“一帶一路”戰略致力于基礎設施、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在項目、資金等方面為海運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施敏夫(馬士基(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敏夫表示,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可以促進航運的互聯互通,使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擴大。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應該成為最大的促進自由貿易的先鋒。“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中國將會把這些經驗向沿線國家推廣。中國將會把額外的工業和建筑的產能向國外轉移,協助先鋒企業擴展到海外,建立緊密的貿易關系,在經濟下行和運力過剩期,整個航運業都將從中獲益。
宋德星(中外運長航集團副董事長)
首先,“一帶一路”建設著力點之一在互聯互通,互聯互通本身就屬于物流的范疇,需要以“物流化”的思維來應對。這主要包括,對物流節點、通道的選擇、投資與建設,以及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合作與銜接,要從整個物流供應鏈的角度以適當的成本、合適的定位來完成與市場需求最佳的匹配。
其次,航運本身屬于物流范疇中的一個節點,要與整個物流網絡連貫起來。過去一段時間航運企業大多采用向航運兩端進行物流化延伸,通過拉長服務鏈條提升競爭能力。除此,航運企業更重要的是要把自身置身于整個物流供應鏈的大環境中,與物流企業進行通力合作,如大力發展海鐵聯運等,通過提升所參與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來實現航運自身的價值,把成本競爭引向價值競爭。
第三,航運企業要重拾物流業整合運力、控制運力的思維和運營模式。目前運力相對于需求而言依然嚴重過剩,因此航運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重拾整合、控制運力的思維和模式參與競爭,而不是以擁有運力為單純目的,這對于整個行業和自身都是有利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