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裝箱運費指數“崩盤”
2015-10-22 11:08:23
Landbridge平臺
中國集裝箱運費指數追蹤的14條航線中,只有3條的運價較前一周實現了增長!
隨著中國出口連續三個月同比負增長,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簡稱“CCFI”)上周跌創歷史新低。
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幅為6.9%,為2009年1季度來最低水平,不過這個數字好于彭博預期的6.8%。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左右”。
相較于GDP等眾所周知的經濟數據,由交通部主持、上海航運交易所編制的CCFI展現的經濟形勢要更加惡劣。統計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雖是2009年1季度來最低水平,但也好于彭博預期的6.8%。
7月初,CCFI曾史上首次跌破800點。隨后該指數曾反彈至800點上方,但如今再度刷新歷史新低。上周CCFI環比(每周五發布一次)下跌2.3%至764.84點,再創歷史新低:
相較于今年2月,CCFI已經下跌近30%,同時也比1998年數據發布之初時的1000點低近23%。
這與最近幾個月的外貿形勢基本吻合。華爾街見聞上周提及,中國9月出口同比下降3.7%,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同時進口錄得連續第11個月的下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長。
更詳細來看,在該指數追蹤的14條航線中,只有3條的運價較前一周實現了增長:日本航線(+1.4%),韓國(+4.9%)和西/東非(+4.2%)。其余的11條航線全部下跌,包括美國東岸航線(-2.0%),美國西岸(-2.2%),北歐(-3.2%),南非(-3.9%)、南美(-5.0%)、臺灣(-5.3%)和地中海(-10.8%)。
這種局面近期難有改觀。美國商業日報(簡稱JOC)主辦的泛太平洋海運會議(簡稱TPM)上周四在深圳舉行, 新加坡海皇東方航運公司(NOL)前CEO、現麥肯錫顧問Rob Widdows告訴與會者,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價正朝著“很可能低很多”的方向走。
“伴隨大型船只而來的行業見頂效應還未產生,”他表示。“即將釋放的運輸量將是巨大的,并且會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從盈利角度來看,這些海運公司承受的壓力將是巨大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