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港 引領“一帶一路”綠色轉型
2015-06-19 10:19:38
Landbridge平臺
本周是全國節能宣傳周。最近的兩條信息引起了筆者的關注。一是江蘇沿江港口年底前全部使用船用岸電技術。二是本月底由連云港港提供岸電技術支撐的“中德集裝箱綠色航線示范項目”將在上海港起航。
連云港港作為全國首個低碳港口建設示范港,多年來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港口”之路。但是隨著港口科技創新從單一項目的創新提升至系統集成的創新,連云港港也在積極探索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連云港港的綠色之路
聯合北方船務成立以岸電研發、制造、銷售為主的新航電氣公司,攜手上海復煊成立以研發節能led為主的港煊光電公司,北上引資與新奧燃氣成立新奧港清潔能源公司共同開發lng在港口設備上的運用,南下招商和深圳嘉力達成立了以能源管理、能耗監控為主的港嘉節能合資公司……近幾年,連云港港口集團聯合各公司分別成立了以船用岸電研發、制造、銷售,以研發光電節能、能源管理、能耗監控以及開發新能源等為主的合資公司,這些合資公司都已成為連云港港口綠色科技產業的主力軍。
但是在港口低碳科技的研發推廣過程中,這些合資公司對港口的整個架構不熟悉,工作開展起來總是抓不到關鍵點,單兵作戰走了很多彎路。為了打造連云港港低碳科技的拳頭力量,港口集團將這些合資公司進行了整合,成立了連云港綠色港口低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集中了連云港港岸電技術、lng推廣等綠色低碳業務,是我國港航界首家綠色港口低碳科技發展企業。
新公司的成立,對內將協調和服務集團綠色科技板塊成立的多家合資公司,對外可以向國家、省、市等各級政府和部門申請相關政策扶持和資金補助,宣傳、推廣集團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公司主要以港口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綠色低碳技術咨詢服務、綠色低碳技術產業化推廣服務、綠色低碳產品銷售代理等為主。連云港新奧港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強說:“公司成立后,我們找到了一個組織,它會給我們協調一些工作,比如我們在站點規劃選址,包括市場的推介,不光是港口內,還以港口的名義對外拓展。”
據了解,連云港綠色港口低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在港口綠色科技板塊發展遇到瓶頸時,發揮服務和指導作用,形成綠色低碳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并整合港口各種綠色科技資源和優勢力量,宣傳、推廣低碳科技新技術,打造拳頭產品,利用科技創新平臺,使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綠色科技板塊的項目研發,使各公司優勢互補,達到共同提高、互惠共贏。
連云港港口集團技術管理部部長陳鋼表示,將這些科技板塊捏成一個拳頭,樹立一個品牌,打造綠色板塊,可以利用這個公司形成的板塊力量,向上爭取一些資金的支持、項目的支撐,能夠在港航界搭建一個平臺,有助于聚集港內外甚至國內外一些致力于綠色低碳的企業專家和學者,打造更強的高科技綠色板塊。
破解綠色普及之困
筆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港口綠色轉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以業界眾所周知的岸電技術為例,在成功開發之后,也遇到了市場推廣難的窘境。而就在近日,交通運輸部積極推動岸電推廣示范項目的落地,以期借助港口、船舶的示范效果,進一步推動岸電技術的普及,改變岸電技術在港口行業的落地還僅限于“點”的局面。
“讓岸電成為企業的選擇,還需要具備多個條件。港口地方政府支持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港口申請增加電力供應容量不受限制,并有能力繳納增容費;政府發布船舶使用岸電用電計費和收費規則等。”這是港口業界公認的當務之急。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一份調查顯示,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將直接造成港口用電量的增加,增加的數量與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次數、停靠船舶的類型、噸級相關,這直接造成了與地方電力供應限額的矛盾。
拋開電力限制,推行岸電還面臨其他的尷尬。國內率先進行岸電試點的連云港港口集團,對岸電推行之難感受頗深。集團負責人坦言,岸電技術之所以沒有得到很快推廣,原因在于環境保護工作不涉及船舶這類移動源,其排放并沒有納入統計、檢測,也沒有計入港口所在地或者港口企業的污染物排量中,再加上增加岸電技術相關設備,也會為企業帶來幾百萬元的一次性投入,并且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港口積極性不高。
連云港港口集團技術部管理室主任蘇勇告訴筆者,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必須同時具備岸上供電系統、電纜連接系統、船舶受電系統三個條件。前兩個的主動權港口方可控,但是船舶安裝受電系統是港口方無法控制的。“如果船舶沒有岸電系統,就算碼頭泊位都將岸電設施改造到位,也無濟于事。”他說。目前除了“中韓之星”、“紫玉蘭”號客滾船外,連云港港岸電技術只是在“富強中國輪”、“熔盛109”號輪、“神華501”系列船舶上得到應用推廣。
此外,船岸電制不同、巨大的設備資金投入也造成了岸電在航運企業中推行難。破解之道在哪里?從政府行政引導來看,在國內,已有一些好的范例。專家表示,岸電推行還需要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一旦采用控制性船舶排放的強制性辦法,企業則必須采用低能耗新能源。鑒于低硫油的成本高于岸電,在經濟杠桿作用下,船企自然傾向選擇岸電技術。”蘇勇坦言。
綠色運輸提升現代港口品質
要發展綠色低碳運輸、減少流通污染、優化生存環境,必然離不開發展多式聯運、共同配送以及加大科技含量。連云港港在這些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和良好條件。
經過努力,連云港港實現了鐵路數據和港口數據的互通,多個應用子系統通過階段性驗收,并已在各個部門、部分碼頭公司上線運行。近日,海鐵聯運裝卸車協同系統正式開始試運行,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建設取得新突破。海公聯運方面,已建成公路甩掛運輸交易平臺,下一步將變“兩點一線”為“多點多線”,構筑直通直達、重去重回的循環運輸格局。
擁有發達的內河航道網,并通過內河實現海河聯運是連云港港區別于鄰近港口的競爭優勢,連云港港已走進海河聯運新時代,形成公、鐵、水互補的綜合集疏運體系。今后將在做好港內聯動的基礎上加大與周邊港口的聯動,力爭今年完成300萬噸的目標任務。
港口物流服務走向電子化、網絡化、無紙化和自動化是必然趨勢。目前,連云港港已建成船舶協同調度、集裝箱碼頭管理、件雜貨碼頭業務管理、鐵水聯運公共服務等40余個大型信息系統,視頻監控點覆蓋全港并實現口岸聯網監管,相繼成為省級多式聯運平臺、交通電子口岸分中心和集裝箱鐵水聯運物聯網示范港,船貨代理企業覆蓋率達85%以上,有力促進了港口生產、口岸建設以及服務效率的提升。最近3年,連云港港將推進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港口”建設,全面整合集成共享港口與口岸、航運、公路、鐵路、內河以及物流、商貿、金融等信息,延伸航運物流和商貿金融等增值服務功能。
港口除了具有物流樞紐功能,也應該是彰顯海港城市特色的一張名片。通過數年的努力,連云港港海港環境得以彰顯。連云港港通過港容港貌整治出新工程,包括整合生產生活設施,調整貨種結構布局,優化貨物堆存方式,美化建(構)筑物,布置城市家居系統,不僅提升了港口外在形象,而且也實現了資源集約利用,釋放了潛在生產能力,提高了生產作業效率,支持了藍天綠地碧水的環保工程。
今年,還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推動設施設備的外形出新,并結合功能提升,改造港內道路,建設煤炭轉運系統,遷建候工輔助設施及提高粉塵、廢水等處理能力,強化環評、環境監理等環保工作,進一步提升現代化港口品質形象。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