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終結中日航線“自殺式競爭”?
2014-06-28 11:14:35
Landbridge平臺
6月1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收到一封公開信,署名聲稱是中日航線全體貨主、貨代、班輪公司,狀告由中遠、中海、中外運所屬企業組成的C3聯盟不顧市場情況擴運力,在中日集裝箱運輸航線上大打運價戰,導致市場失衡加劇,低運載率成為常態,令原本賺錢的中日航線每周虧損近億元。
中日航線曾經是業內最令人羨慕的黃金航線,曾出現過1000美元一標準箱的運價,也曾因為無序競爭出現運貨倒貼錢的怪象,被交通運輸部重拳整治。如今,因為有關方面有效協調運力而剛剛過了一年“好日子”的中日航線,又重蹈“負運價”的覆轍。
為何中日航線接二連三出現“自殺性競爭”?
運力陡增,航線運價一瀉千里
今年4月底,隸屬于中遠、中海和中外運的泛亞航運、浦海航運、中外運集運公司結盟(業內稱為C3聯盟),三家聯合陸續在上海、青島、大連始發到日本的航線上增加了各1000TEU以上的運力。目前,三家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到日本航線市場的份額已經分別占據了約39%、50%、47%和26%。
C3聯盟新增運力投入后,日本航線運價一路潰敗,青島的中日航線運價由200美元/TEU跌至-650美元/TEU。如今,上海的中日航線運價為-500美元/TEU,連云港、天津、大連、威海、煙臺的中日航線運價為-580美元/TEU。
據了解,航運企業的運費收入由海運費和附加費兩部分構成。目前中日航線上,航運企業運輸一個標箱的運營成本是350~400美金,像青島口岸-650美元/標準箱的運價,算上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航運企業運輸一個標準箱至少虧損150美金。按照青島口岸每周6000標箱的運量,3個月的價格戰后,各公司將虧掉去年一年的盈利!
據悉,目前,已有航企受傷慘重而退出青島市場或減少運力,也有航企趁機新增運力。
該公開信稱,C3聯盟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上海航交所日本航線專業委員會章程,屬于擅自增加運力,嚴重違反國際海運條例規定,涉嫌壟斷并以低于成本價進行傾銷。
相互信任機制破裂民間協調陷入僵局
“中日航線‘負運價’的出現關鍵在于運力過剩,如果各方聯盟合作不增加運力,不破壞市場現有的運力結構,通過聯合來降低成本,共享艙位,增加市場競爭力,那么,市場會非常歡迎這樣的合作。在運力和運量嚴重失調下新增運力,市場競爭會加劇,最終的結果是形成一家或兩家企業壟斷,這也是市場的大忌。” 青島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均耀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日貿易額連續下滑,市場運力一直供大于求。例如,青島中日航線運載率只有60%左右,依靠“份額制”約束,各家航企在運輸淡季按所分配份額攬貨,使得全年運價平穩,整個口岸一年獲益5億元人民幣。所謂“份額制”,是以各航運企業往年的市場份額為基礎,進行市場份額劃分,一旦超艙就要拿出一部分收入補償虧艙者。當全國其他港口的日本航線運價普遍低至“零運價”時,“份額制”曾讓青島日本航線成為最賺錢的中日航線。
而在上海口岸,所有經營中日航線的航運企業共同組成了中日航線專業委員會,通過這一平臺大家互通信息,協調運力。
這次,三大央企新增運力投入,打破了中日航線上的運力平衡,各航企間的相互信任機制因此破裂。青島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均耀宣布,5月6日起,原本每周一次的青島日本航線專業委員會例會無限期休會。
虧本買賣“癥結”何在?后續監管亟需完善
對于中日航線的運價競爭問題,作為監管部門,交通運輸部曾進行了大量工作。 2010年9月1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第40號公告,從10月1日起正式實行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者運價備案制度。
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運價備案制度后,中日航線上運價劇烈波動、惡性競爭等現象大為減少。然而,為何在運價備案制度實施4年多后,中日航線運價又一次陷入崩盤呢?
原因在于,日本等近洋航線門檻過低,加上市場活躍,國內資本一哄而上,導致無序發展。運價備案制度可以對航運企業的價格行為進行規范,但并不能干預航運企業的運價水平。
業內人士說,航運企業在市場的運價與備案運價有時候有明顯出入,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嚴格運價備案制度的執行,同時必須加強運價備案制度檢查、監控和處罰的力度和范圍。
專家認為,長期來看,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班輪公司的自發調節是真正解決“負運價”的利器。一方面,中日航線航運運距短、參與企業多,如果缺乏切實的監管制度以及相應的處罰措施,市場將難以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在監管協調與國際航線自由經營之間始終存在一個合理的矛盾沖突,這就需要各方在避免惡性競爭與共同操縱市場之間找到合適的落腳點。
“負運價”說到底是一種“自殺性競爭”,它不但傷害了整個海運市場的環境,也給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負運價”如何終結,或許一方面要靠相關部門一手抓監管,嚴整企業的惡性競爭和不法經營,一手加速推進航運資源的整合規范,營造和諧市場環境;另一方面則取決于航運企業“領頭羊”是否能擔當行業脊梁的重任,從自身的升級發展做起,加速對市場資源的整合與并購,做航運市場集約發展的領軍者。(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