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航線將大大縮短我國到歐洲各港口航程
2014-05-28 13:06:45
Landbridge平臺
5月15日,由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組織編制完成的《北極航行參考圖集》在天津通過專家審查。
《北極航行參考圖集》全書共8章約120頁,詳細介紹了北極地理、地貌、氣候、冰況、洋流、資源、人文、北極航道、主要港口、通航環境、船舶航行要點、海圖覆蓋、法律法規、國際公約、極地航行規則、國際組織等方面的情況,是國內目前覆蓋范圍最廣、信息最豐富的北極航行參考資料,集知識性、實用性和綜合性為一體,可以為政府決策、船舶航行、科學研究提供的有益的參考。
“北極航線” 是指經北冰洋連通亞洲、歐洲與北美洲的海上新航線,不僅具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和經濟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氣候變暖,“北極航線”正越來越成為現實,北極航線研究已成為國際熱點,在國內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在南海爭端成為新的地緣政治斗爭熱點的背景下,北極航線作為我國突破“馬六甲困局” 的備選航線方案格外受到重視。
理論上來說,北極共有4條航道,即從北海經巴倫支海,沿歐亞大陸北方海域向東,直至白令海峽的東北航道;從北大西洋經加拿大北極群島進入北冰洋,再進入太平洋的西北航道;從白令海峽出發,不走俄羅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過北冰洋中心區域到達格陵蘭海或挪威海的中央航道;以及連接俄羅斯和北美沿岸的北極橋航道。
從目前來看,由于北冰洋中心區域被多年累積的海冰所覆蓋,海冰最為密集和厚實,因此,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是短期內最有可能成熟應用的2條北極航線。利用北極航線,我國到歐洲各港口的航程將大大縮短,其中,上海以北港口經東北航道到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港口比傳統航線航程短25%—55%,而我國沿海諸港經西北航道到北美東岸的航程,約比走巴拿馬運河的傳統航線節省2000—3500海里。
總的來說,雖然北極航線已可季節性通航,但船舶北極航行依然要面臨氣候海況惡劣、海冰情況不明、助航設施和信息情報不足、海圖資料陳舊、搜索救援困難、國際公約缺乏、區域爭端激烈等方面的嚴峻挑戰。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