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一路慘虧的央企航運巨頭們正在掀起新一輪的年末扭虧保殼突擊戰。昨日晚間,中海集運一連發布數份公告,而目的只有一個:拋售旗下資產。CgM大陸橋物流聯盟
按照公告,中海集運此次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出售其所持有的上海崢錦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崢錦實業”)100%的股權和上海中海洋山國際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山儲運”)100%的股權,其評估價值分別為3.73億元和3.05億元。CgM大陸橋物流聯盟
《證券日報》記者同時關注到,作為此次出售標的之一的崢錦實業11月1日才剛剛注冊成立,而不到三周后,中海集運卻決定將其轉讓。
年末資產大甩賣
中海集運表示,上述崢錦實業和洋山儲運股權的評估價值為此次掛牌底價,成交價格待簽署協議后補充披露。
對于這兩筆交易,中海集運皆表示目的是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及公司整體戰略布局需要。
事實上,這已是中海集運自9月中旬以來第三次拋售資產了。
9月13日,中海集運曾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中海碼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海碼頭)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持有的連云港新東方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下稱:新東方碼頭)55%股權,掛牌底價為7.5622億元。而11月5日,公司披露最新進展稱,該項資產已獲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和PSA LIANYUNGANG PTE. LTD.(一家在新加坡設立的私人有限責任公司)摘牌,摘牌價為7.5625億元。
同時,不僅是新東方碼頭,其控股股東中海碼頭也在中海集運的售賣之列。中海集運10月份曾發公告表示,擬向控股股東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下屬的中海碼頭發展(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碼頭)轉讓中海碼頭100%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的對價為香港碼頭向公司增發的股份。中海集運稱,轉讓中海碼頭預計可為公司帶來約8.7億元人民幣的稅前利潤。
扭虧保殼故伎重演
也就是說,截至目前,中海集運已經轉讓或計劃轉讓的資產總額已經高達23億元。
而中海集運此前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凈虧損額為16.7億元。由此來看,若上述資產能夠在年內順利出手,中海集運2013年仍存在扭虧的希望。
而這也可算是這家央企航運公司為扭虧保殼故伎重演。
中海集運2012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約11.45億元,是2011年的21倍,非經常損益項目總計13.07億元。而去年全年中海集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3億元,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則虧損約7.84億元。
顯然,在航運股幾乎全軍覆沒的去年,中海集運的處置所得成為了凈利潤的主力軍,使得其逃過了披星戴帽的命運。
子公司命運“多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航運巨頭在市場低迷、主營不振的情況下拋售旗下資產已不是新鮮事,但剛剛成立一家子公司,期間還對其進行了增資,結果三周之后卻決定將其轉讓——中海集運對崢錦實業的一連串操作卻還是令人有些看不懂。
根據中海集運披露的資料,2013年11月1日,公司出資3000萬元設立崢錦實業,其性質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法人獨資),經營范圍為供應鏈管理,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集裝箱維修,道路貨物運輸代理,市場營銷策劃(廣告除外),物業管理,從事貨物進出口及技術進出口業務。(經營項目涉及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件經營).
隨后,2013年11月15日,公司又對崢錦實業實物增資了5000萬元。
然而,不到一周之后,中海實業卻準備將這家子公司甩賣了。根據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于2013年11月18日出具的《審計報告》,崢錦實業2013年11月15日經審計資產總額為3.73億元,負債總額5.41萬元;2013年11月1日-11月15日營業收入為0元,利潤總額為-4.92萬元,凈利潤為-4.9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4.92萬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