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押注亞洲航運業
2013-07-11 16:27:22
Landbridge平臺
美國私募股權和投資基金公司正押注亞洲航運業,認為在走出30多年來最嚴重低迷時期的過程中,亞洲無疑是趕上這一波復蘇勢頭的最好著眼點。目前一波曾經席卷了歐美地區的航運業重組之風正沖擊亞洲。
分析師稱,大宗商品需求穩健增長、新船交付放緩將自2004年以來首次幫助平衡對船隊和船貨需求,從而在明年直至2015年的時間里提振運價。
對于希望趕上此波上升趨勢的私募股權公司而言,韓國STX Pan Ocean和印尼Berlian Laju Tanker Tbk PT這些正在經歷重組的亞洲航運企業正好提供了機會。那些投資者們想要看到的船舶,也正在亞洲船塢里建造。
Marine Money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已有超過35億美元資金進入航運或船運集裝箱業,而2012年是27億美元,2011年為42億美元。
“我認為,除非迅速放開公開市場,否則到2014年底以前進入航運業的私募股權承諾金額至少會翻一番,”私募股權投資者、億萬富翁Wilbur Ross在6月一場航運金融會議上表示。
2007-2008年期間航運業大肆建造新船只,而待到交付之時卻恰逢需求銳減,一度繁榮的中東與亞洲之間的石油出口航道更是如此。
這種無節制的作法導致租船費率大跌。Clarkson Research ervices數據顯示,跌幅一度高達90%,船只價格則一度跌至市場峰值的一半。尋求救援的亞洲航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STX Pan Ocean在6月17日得到法院批準,得以進行重組。STX Pan Ocean就是亞洲船運行業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挫敗。公司主要債權方稱,截止2013年第一季,公司總負債49.4億美元。
“任何擁有一只船三到四年且至今仍未出手的人,就有望參與到重組中去,”AMA Capital Partners執行長Paul Leand Jr.說。
“所有人的資金耗光在運營成本和利息上了。”
Dealogic和Marine Money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航運業通過銀團貸款的形式從銀行手中得到了520億美元貸款,規模接近金融危機爆發前2008年918億美元的一半。
私募股權公司的興趣是來自于航運業終究會走出衰退的預期。
巴克萊銀行在6月一份報告中預計,干散貨海運量增速到明年將開始超過船隊數量的增長,前者料將增長6.3%,而船只供應料僅會增加3.8%。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