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線集裝箱船運力過剩
2013-05-13 09:20:45
Landbridge平臺
今年以來大型集裝箱船持續加入市場,為亞歐線上的集裝箱海運市況增添不少運力壓力,海運諮詢機構Drewry在最新的“集裝箱海運市場透視(Container Insight)”報告中,即表達了對市況變化的憂慮,直指若海運業者不在第三季度旺季來臨前,撤除2條以上的亞歐線航路(loop),該航線上的運價大戰可能一觸即發,集裝箱海運業的景氣基礎將受動搖。
根據Drewry的調查,4月底的亞歐線集裝箱運價明顯承壓,相較于1月份時的水準,已經低了25-30%,顯見陸續加入市場競爭的大型集裝箱船運力,已經為海運業景氣復蘇投下沉重變數。
Drewry在最新一期“集裝箱海運市況透視”報告中直陳,基于疲弱的亞歐線運輸需求展望,集裝箱航運公司已提前展開降價搶貨的動作,才導致近期亞歐線上的運價有超跌、崩盤跡象;然而Drewry認為,即便當前的價格崩跌壓力來自于航運公司主動降價搶貨,然而若海運業者不在旺季到來之前節制運力,運價走勢仍將難以反轉。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今年歐盟區的GDP將較去年下滑0.3%,較先前預估的0.1%衰退更加擴大,同時英國的GDP則僅能較去年成長0.7%,預估值也比先前預估的1%來得悲觀,在此背景下,今年度往返于亞-歐之間的貨流展望,即已蒙上一層陰影。
亞歐線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貨量難以成長,另一方面航運公司大舉揮軍10000TEU(標準20尺柜)級以上的超大集裝箱船,更使得該主要航路上的運價承受沉重壓力。Drewry指出,今年仍有38艘萬箱級大船等待下水,即使全數用以替代目前營運于亞歐線的8000-9000TEU級貨輪,航線上的運力供給量仍將年增5%,運力供需續見失衡。
Drewry認為,為了在貨量浮現下行風險之時穩固市場占有率,航運公司祭出降價搶貨的策略自是無可厚非,不過這也導致了亞歐線上運價大戰的一觸即發,從1月至4月間運價輾轉下跌的趨勢即可見端倪,追根究底,航運公司仍須更積極控制運力投放,才能為亞歐線運價提供支撐,并鞏固船舶營運的財務基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