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是推動國際海運業發展的引擎
2013-05-05 11:35:01
Landbridge平臺
3月5日,位于洛杉磯南部長灘市會展中心的會議大廳內座無虛席。近1800名來自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海運、物流、貿易、服務等領域企業家在這里召開“跨太平洋海運”年度大會。
國際集裝箱海運行業往往被視為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形勢的一個重要窗口。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集裝箱海運行業2010年陷入歷史低谷,許多企業在虧損狀態下維持運營。2011年,國際集裝箱海運業經營狀況雖略有好轉,但供需失衡、惡性競爭、成本上升等問題仍使企業面臨巨大挑戰。
新的一年,國際海運企業如何在茫茫大海中前行?這是許多與會者想從本屆行業年會上得到的答案。
令人矚目的是,中國企業、中國議題在這一行業年度大會上占據了顯著位置。中遠集團、招商局國際等中國企業的標識和廣告在主要企業標識群和會議手冊廣告頁中均占據顯要位置。本屆年會還專門設置了一個關于中國的分會議題,供與會者了解與中國有關的行業動態。
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受邀第一個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國際集裝箱海運行業的春天即將來臨,我對此充滿信心,”他在演講后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的信心基于對中國和美國經濟的判斷。美國經濟正在穩定復蘇,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這兩個國家經濟同時增長會推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
作為全球第二大海運企業,中遠集團正在以實際行動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貢獻。魏家福利用各種國際場合宣傳中遠的主張,呼吁國際海運企業共同努力,控制運力,理性對待運價,改善供求關系。對于本屆年會頒發給他“海運行業領袖獎”,魏家福說,這說明中國企業正在國際同行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領導作用。
據會議主辦方提供的數據,去年第二季度,中國貨物占美國集裝箱進口總量的47%,幾乎任何中國的重要變化都會影響北美地區的集裝箱供應鏈。“這就是中國企業、中國經濟形勢在‘跨太平洋海運年會’上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中國經濟是國際海運業發展的引擎。”魏家福說。
年會主持人、會議主辦方美國《商業報》高級副總裁彼得.特斯威爾對新華社記者說:“現在,包括中遠在內的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經營,為美國提供海運等行業的服務,為美國人提供就業機會,他們為美國經濟和美中貿易作出了貢獻,他們的努力正在獲得美國各界越來越多的認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