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運價:班輪公司難承之痛
2013-04-07 18:58:47
Landbridge平臺
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集裝箱航運業承受著史無前例的低運價沖擊。面對極度低迷的市場價格,班輪公司普遍出現巨額虧損。2009年,全球集裝箱航運業破天荒地虧損190多億美元。2010年乍現復蘇苗頭之后,運價再度一路向下,并最終導致2011年全球集裝箱航運業虧損50多億美元。2012年,運價雖有所上調,但很多班輪公司仍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低運價,已經成為班輪公司不能承受之痛。
長久以來,面對成本、風險和競爭的壓力,班輪公司根本無力左右市場價格走勢,面對低運價,只能被動挨打,忍辱負重。2012年,集裝箱航運市場運價在供過于求的形勢下逆勢上漲,實在是班輪公司走投無路、被逼無奈的結果。
統計顯示,在過去的兩年里,集裝箱運價超跌現象十分嚴重。2011年和2012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均值是1080點。考慮到各家公司成本水平有所差異,據此估算,只有當CCFI達到1500~2000點時,絕大部分班輪公司才有可能站上贏利水平線。2012年,CCFI均值雖然同比上漲了18%,但也只是摸到1170點,這對于很多班輪公司而言,仍然低于成本線。當班輪公司在2012年發起數輪提價時,真正的動機不過是為了能夠活下來,希望能夠按照一個合理的價格提供服務。因此,用“恢復運價”形容去年的價格上漲,用“自保”來解釋去年班輪公司聯盟合作的行為,或許更為貼切。
對于很多不甚了解集裝箱航運業的貨主而言,似乎運價越低越好。然而,如果市場運價持續低迷,班輪公司長時間無法贏利,最終的苦酒恐怕還得由貨主和承運人共飲,這是由貨主和承運人的相互關系決定的。
無論是貨主還是承運人,都是全球化生產體系中的一個鏈條,二者是相互依存而非對立面的關系。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海運環節是否準時高效,直接關系到貨主企業規模生產的效率高低。海運環節如果失控,貨主企業將暴露在巨大的運營風險之下,包括庫存成本升高、生產線利用效率降低甚至發生失約情況。誠然,低運價可以給貨主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這是十分直觀的。但是,運價長期過低嚴重干擾到班輪公司正常經營,海運環節的服務質量難以保證,最終將導致貨主企業的巨大損失。而這種潛在損失是隱蔽的,風險發生以前,似乎風平浪靜;一旦發生,則是不可承受之痛。因此,貨主企業應該開始考慮這個問題:運價真的是越低越好嗎?畢竟,集裝箱海運價格只占全球工業產出的很小一部分而已。一旦最后一根稻草壓在處于生死邊緣的班輪公司頭上,那么,全球供應鏈將會嚴重受損,而貨主終將與班輪公司“分享”苦果。
2013年,集裝箱航運業面臨著與2012年年初類似的市場形勢,運價同樣低于成本水平,運價恢復同樣是十分迫切的。當前,班輪市場運價恢復計劃正在積極實施和醞釀,同業戰略默契初露崢嶸。
1月份,跨太平洋運價穩定協議(TSA)旺季附加費成功提價50%,太平洋航線運價率先上揚。地中海航運和達飛也在月底開收旺季附加費;2月份,馬士基上調印度至拉美航線運價,并將視美東和美灣罷工情況征收附加費;進入3月份,赫伯羅特和總統輪船大幅上調東西航線運價,漲價幅度從160美元標準箱(TEU)到480美元/TEU不等。除了直接推升運價,班輪公司約束運力的反應加快,步調趨同,形成了強大的控制運力能力,為運價恢復創造了更大空間。可以預見,2013年,班輪公司在運價恢復方面,還會有大動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