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滿洲里口岸的高效換裝人
2018-11-30 10:34:06
Landbridge平臺
11月27日,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里站裝卸二車間化肥換裝廠,景泉和他的同事正在對前一晚剛剛進站的俄羅斯化肥列車進行換裝。所謂“換裝”,就是把俄羅斯列車上的貨物,通過半自動化的裝袋、封袋等程序,倒騰到中國的貨運列車上,發往我國各地。
給化肥“換裝”是景泉每天的工作。由于中俄之間的鐵路軌距不同,兩國間的鐵路貿易必須“跨越”這個小小障礙,這就是我國鐵路換裝工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一直堅持的工作。
“從1988年到2018年,30年的時間,我們的年換裝能力從6萬噸提高到200萬噸以上,這是從前不敢想象的。”景泉,作為滿洲里站裝卸二車間化肥換裝廠的主任貨運組織員,親眼見證了滿洲里換裝站一年一個樣的大發展。
“我剛來的時候換裝全靠人力,肩背人扛,風吹日曬,一撮子是30斤,3撮子就是100斤,正好裝一袋。”景泉抬頭看向列車頂部,換裝工人正拿著撮子,身手靈活地兩三下就爬上了列車,“現在已經實現了半自動化作業,最后這點兒機器漏不干凈的,我們再爬上去,協助作業。”
換裝設備“鳥槍換炮”帶來了滿洲里站換裝效率和換裝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前15-18人得花6個小時換一車肥,現在7-8個人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換完;以前我們干一晝夜最多也就能換完20多車,現在我們上午40車,下午40車,一白天下來就是80車啊。”
改革開放讓中國鐵路更多、更深地參與到國際貿易中,也在與世界鐵路運輸業合作與競爭的同時,不斷自我提升、更新迭代。
今年44歲的牟慶君已經在這里工作了15年,他來的那一年正是邊境貿易走過復興期,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那時候貿易列車越來越多,我們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但廠房還是比較老舊,四周是防塵網,“連‘蓋兒’都沒有”,更別提除塵設備了。”
2016年換裝廠投入改建,增加了吸塵設施和排塵設施,工人的工作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剛剛從換裝線上下來的牟慶君拍了拍飛散在身上不多的化肥粉末,攤開衣服說:“你看現在哪兒還有什么粉塵了。”
“換完這一車是3、400塊錢,一個月下來能賺8、9000塊錢呢,前年我家剛買了車。”牟慶君說。
像景泉和牟慶君一樣,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這群口岸金橋換裝人堅守在鐵軌旁,與共和國共同走過干事創業的艱苦歲月,收獲了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繼而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甩開膀子“加油干”!
(來源: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