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模式實施一周年,阿拉山口通關效率提升7倍!
2024-12-13 08:34:47
Landbridge平臺
去年冬天,阿拉山口口岸正式實施了“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改革,至今已滿一周年。
阿拉山口口岸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承擔著繁重的進出口任務。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阿拉山口口岸面臨的通關壓力日益增大。為提高通關效率,優化營商環境,阿拉山口海關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著力建設智慧口岸。
12月10日,在國家物流樞紐港(阿拉山口)多式聯運中心集中查驗場,貨車整齊停靠,貨物琳瑯滿目。在這個占地面積245畝的查驗場里,已經有40個出入境查驗平臺,海關關員可以在這里開展室內查驗工作。
阿拉山口作為在疆內首個推行“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的口岸,與改革前相比,已新增百余家外貿公司。此時阿拉山口海關關員祁飛艷正在為企業辦理進出境車輛備案手續,完成相關手續后車輛即可通過智能卡口驗放出境。今年前10月,阿拉山口公路口岸貨運量同比增長61.8%。
阿拉山口艾森特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辦公室主管張翔感慨不已,他說:“‘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實施后,我們企業的貨物通關時間大幅縮短。以前,各種手續繁瑣復雜,貨物在口岸停留時間較長,不僅增加了成本,有時還影響了交貨時間。現在,提前申報加上查驗效率的不斷提升,貨物在口岸通行效率也逐步提高。”
在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實行“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的一年里,進口通關環節由9項壓縮到4項,壓縮幅度達55%;出口通關環節由12項壓縮到4項,壓縮幅度達66%。
一年來,通關時間由改革前的平均34.5小時大幅壓縮至平均5小時,通關效率提高了近7倍。此外,口岸的日均通行車輛也由改革前的200輛次增加到了現在的500輛次以上,大大提高了口岸的貨物吞吐量。
隨著公路口岸通關效能大幅提升,進出口貨物的種類也不斷豐富。進口貨物以液化石油氣、亞麻籽、冷凍牛肉等為主,出口則以日用百貨、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等為主。
“該模式實現了貨物提前申報,抵達口岸后驗放出境,省去了在口岸的繁瑣手續。這一創新舉措極大地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我們將繼續深化改革,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做出更大的貢獻。”阿拉山口海關查檢二科副科長黃靜說。
(來源:阿拉山口零距離)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