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歐班列通行數量居全國首位
2021-08-26 10:22:33
Landbridge平臺
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歐班列共3057列、貨運量428.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2.5%、66.8%,班列通行數量居全國首位。
今年以來霍爾果斯口岸新增通行中歐(中亞)班列數量14條,開行班列數量逆勢上揚,展現出巨大的行業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中歐(中亞)班列實施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且采取“裝滿即走”的靈活組貨拼箱模式,已成為中歐、中亞間國際供應鏈、重要物資運輸的“黃金通道”,贏得國際物流和供應鏈企業的青睞。
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三科關員趙啟龍說:“自今年1月28日首列‘武夷-阿拉木圖’中歐(中亞)班列從霍爾果斯通行以來,先后有‘武漢-阿拉木圖’‘沈陽-杜伊斯堡’和‘株洲-阿騰科里’等14條新增中歐(中亞)班列選擇從該口岸出境。目前,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班列線路多達35條,輻射格魯吉亞、德國、波蘭等18個國家45座城市,承運貨物品類超過200種。”
2020年年底霍爾果斯口岸完成擴能改造,運輸能力提高了30%以上。為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運輸保障組織,霍爾果斯政府統籌海關、鐵路、邊檢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實現列車換裝、編組、查驗、放關同步交替作業,壓縮非作業時間,將整列班列的放行時間由原來的3.5小時壓縮至現在的1小時。
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運營管理科工程師陳金強表示,去年實現了660萬噸的好成績,今年要突破800萬噸,為了保證中歐班列順暢運輸,我們采取人輪休機械24小時不間斷作業方式,目前已經實現了準軌日均14列,寬軌日均8列的目標,保證了口岸吞吐能力和班列通關效率的提升。
隨著中歐班列優勢不斷顯現,越來越多新疆本地外貿企業選擇以班列的方式出口貨物,今年先后開通“吐魯番-俄羅斯”“霍爾果斯-莫斯科”“奎屯-土耳其”等多條線路,本地生產加工的瓷磚、化工產品和番茄醬、核桃、蘋果汁等農副產品在“家門口”搭載上班列運往中亞及歐洲國家,進一步拓寬了班列線路網,助力“新疆制造”更快“走出去”。
(來源: 霍爾果斯零距離)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