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鐵路加強中哈合作 提升口岸過貨能力 接發列車指標連創新高
2019-11-04 09:53:07
Landbridge平臺
天藍無風,陽光普照。在秋日難得的好天氣里,阿拉山口站迎來豐收時刻。該站在常態化保持寬軌場每天接發15對列車的基礎上,自10月29日以來連續兩天突破接發列車16對記錄;10日31日,該站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實現寬軌場接發列車17對,口岸過貨能力明顯提升,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大通道暢通運輸提供了充足運力支持。
10月31日上午11時35分,從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方向開來的3626次貨物列車剛進入阿拉山口站寬軌場6道,該站運轉車間6調調車長王建平就帶領兩名連接員趕來進行解編作業,將列車送往22道卸車。
此時的阿拉山口站寬軌場里車流穿梭,卻忙而不亂。王建平的調車組帶領列車剛過道岔,發往哈方多斯特克方向的3621次貨物列車已鳴笛發車。此時距離3626次貨物列車進場不過13分鐘的時間,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列發往哈方的列車從作業開始到鳴笛發車不到20分鐘,在一個小時里的時間里,寬軌場里已經接發了2對列車。
阿拉山口站是我國中歐班列“揚帆出海”的主要出口之一。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國內貨物出境運輸和返程貨物運輸均呈穩定增長趨勢。
自9月份以來,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落實中哈雙方會晤決議,加強內外部協調,優化運輸組織,不斷提升整體效率。
新疆鐵路加強與哈方鐵路部門溝通協調,共同解決運輸貨物品類均衡問題,提高雙方日班計劃交接質量,提升卸車效率,向著“敞口交接車”目標不斷努力。
阿拉山口站加強與邊檢、海關部門的協調,對于邊檢、海關部門提出的夜間作業照明、檢查設備安裝等問題給予認真解決,落實聯勞協作,將邊檢、海關作業全過程嵌入寬軌作業接發車作業流程中,實現同步平行作業,將寬軌場到達、發車檢查時間壓縮到20分鐘左右。
近期,阿拉山口站對車站生產組織要素進行梳理,優化運輸組織模式,加強準軌場和寬軌場聯動性,緊盯每日寬軌場卸車700輛、寬軌接發車數量16對,裝車1000車三項指標,將準軌1、2場、寬軌場信號室、調度指揮中心進行整合,成立安全調度指揮中心,將用于調車作業的寬軌場11、12道改造為接發線,解決了接發線不足的問題,提升了寬軌場接發效率,保證中哈每日雙方鐵路交接車數量,在運輸成本的同時,壓縮車站存車數量,進一步提升了車站的運輸組織效率。
在阿拉山口站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里,過去分散在三個場信號樓、運轉車間的調度員、值班員、信號員坐在一起各司其職,一道道調度指令從這里準確發出。該中心副主任龐建偉告訴記者:“寬軌場連破紀錄得益于調度指揮中心的集約化整合,通過整治,寬軌場11、12道具備了接發車能力、切實提升了效率。”
通過該中心監控系統,記者看到,阿拉山口站準軌2場內,調車組引導調車及在準軌一場和二場間不斷穿梭,僅30分鐘就完成了一整列重車的編組作業。在寬軌場換22、23線里、裝卸機械不間斷進行取送作業,整個車站形成了一部高效率的聯動機。
對于近期接發車效率的提升,王建平有著切身的感受:“過去在天氣條件好的情況,我們一個班也就干20、30鉤活,現在一個班輕松能干40、50鉤活。”
“目前車站正在全力解決裝卸設備不足、冬季散裝貨物凍結影響裝卸效率等問題,我們有信心常態保持寬軌場單日接發16對,并不斷實現新突破。”該站副站長李凱滿懷信心地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