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點贊”內(nèi)蒙古口岸建設
2018-08-30 14:25:53
Landbridge平臺
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長達4200公里的邊境線上,如珍珠般點綴著18個口岸,成為祖國大陸“向北開放”的前沿。22日至29日,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主辦的“2018兩岸記者參訪團”走訪滿洲里、黑山頭、阿爾山等三處口岸,親身體驗北部邊疆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
素有“東亞之窗”美譽的滿洲里,對內(nèi)背靠東北三省、與環(huán)渤海地區(qū)相貫通,對外連接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直至荷蘭鹿特丹,擁有集鐵路、公路、航空于一體的立體化口岸運輸體系。
參訪團來到滿洲里口岸第五代“國門”參觀時,正值一趟中歐班列滿載木材從相鄰的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口岸緩緩駛來,與反向出境的列車擦肩而過,鳴起長長的汽笛聲。
“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中歐班列在邊境通行,心情蠻激動的。”曾在內(nèi)陸地區(qū)采訪報道中歐班列的臺灣導報記者蔡淑娟說,直觀感受穿越口岸的物資往來,對“一帶一路”有了更深的體會。
據(jù)滿洲里市口岸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可介紹,目前鐵路口岸站綜合換裝能力4000萬噸,中歐班列線路達到53條。2017年,開行中歐班列1302列,同比增長50%;今年前7個月,開行中歐班列882列,同比增長18.1%。
聽到這些數(shù)據(jù),參訪團成員紛紛豎起大拇指。“就在26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布中歐班列總數(shù)突破10000列。可以想見,由滿洲里進出的班列占比可觀,讓人不禁欽佩這個百年口岸的新鮮活力。”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曹婷說。
公路口岸的24小時通關大樓里,幾名俄羅斯游客在排隊旅檢。不出一會兒,他們就辦妥了所有手續(xù),扛著從滿洲里采購的生活物品,走向掛有俄羅斯牌照的越野車。據(jù)介紹,這里是邊境線上唯一允許俄羅斯自駕車輛進出的公路口岸。
“環(huán)境整潔明凈,通關便利高效,人員往來順暢,現(xiàn)代化程度是我來之前沒有想到的。”臺灣新聞研究促進協(xié)會理事長黃義雄說,很多臺灣人對滿洲里的印象還停留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真應該親自來走走看看。
在黑山頭,參訪團一行登上口岸觀光船,徜徉于界河之上。兩岸水草豐茂,時有飛鳥掠過,一派平靜和美的景象。“很難想象俄羅斯近在眼前,原本有點緊張,坐船游河之后感覺還不錯。”臺灣三立新聞臺駐京記者任以芳說。
航運公司經(jīng)理陳金明介紹說,口岸開放旅游以來,游船成為廣受歡迎的項目。盡管僅在夏季運營,每年也能接待約10萬人次,最高一天能達到1500人次。
與蒙古國接壤的阿爾山口岸,也給參訪團留下了深刻印象。界橋的設計富有民族特色,每道欄桿頂部裝飾金色駿馬雕塑,或奔跑或騰空,姿態(tài)昂揚。大家紛紛留影紀念,有的還做起出鏡報道和視頻直播。
“以前在課堂里學過大興安嶺,總覺得很遙遠。今天來到大興安嶺森林南麓的阿爾山口岸,對山川壯美、地大物博這些詞有了全新體驗。”蔡淑娟說,期待能有更多臺灣民眾造訪內(nèi)蒙古,相信他們也會有同樣的感觸。
“2018兩岸記者參訪團”活動期間,還走訪了草原牧民、俄羅斯族家庭游等內(nèi)容。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評社、臺灣今日新聞等近20家兩岸媒體的記者參加活動。
(來源: 新華網(wǎng))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nèi)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xiàn)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lián)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