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三地成為首批進口期貨大豆指定口岸
2018-04-02 16:36:19
Landbridge平臺
2月26日,江蘇檢驗檢疫部門發布消息,南通、張家港、江陰三地港口成為我國首批進口期貨大豆指定口岸。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下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落實進口大豆期貨交割檢驗檢疫監管改革措施的通知》,延長進口大豆期貨檢驗檢疫新政的試行期,并公布了首批進口期貨大豆口岸和交割庫。此次全國共批準了進口期貨大豆指定口岸11個,其中江蘇南通、張家港、江陰三地獲批;進口期貨大豆交割庫6個,南通、張家港各1個。
此次3家進口期貨大豆指定口岸和2個期貨大豆交割庫的建成,使得在原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基礎上,增加了期貨大豆進口的新功能,全國企業除直接購買國外大豆外,還可以選擇購買交割庫中的期貨大豆,這標志著江蘇進境糧食指定口岸的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進口大豆期貨交割檢驗檢疫監管相關措施的實施,標志著我國進口大豆參與期貨交割的途徑已經順暢,對激活進口大豆期貨貿易發展、提高我國在農產品國際市場的話語權、推動我國參與全球大豆定價體系有著積極作用。
南通某大豆加工企業表示,國內有期貨交易的進口大豆以后,我們企業就可以以人民幣結算,不僅可規避國際期貨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還可規避基差、遠洋運費、匯率、稅費等原料采購環節的價格風險,使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更為穩定。目前,我國每年進口的9000多萬噸大豆只能被動接受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BOT)的價格,中國大豆期貨市場的出現,就將負有提供一個能夠反映我國在大豆國際市場地位的“中國價格”的重任。
檢驗檢疫部門表示,期貨大豆進境指定口岸和交割庫的建成,既能夠保障大豆期貨與國家檢驗檢疫政策有效銜接,又能在交割、檢驗檢疫等多環節為大豆期貨開辟了“綠色通道”,為品種功能恢復、活躍奠定了堅實基礎和政策保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