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5月新疆口岸糧食進口大幅增長
2016-07-05 13:57:09
Landbridge平臺
據海關統計,2016年1-5月新疆口岸進口糧食19.3萬噸,貨值2.4億元,與2015年同期相比(同比,下同)分別增長6.04倍和4.18倍;平均進口價格為1264.2元/噸,同比下跌26.3%。
一、2016年1-5月新疆口岸糧食進口主要特點
1-5月,新疆口岸進口糧食數量、貨值波動較大,漲跌互現, 4月達到峰值。價格方面,1-2月,進口平均價格降幅顯著,3月有所回升。3月以來,均價走勢趨于平緩。
5月當月,新疆口岸進口糧食4.5萬噸,貨值5554.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5倍、1.6倍,環比則分別下降15.3%、17.5%。進口平均價格為1242.8元/噸,同比下跌26.6%,環比略降2.6個百分點。
(一)一般貿易占支配地位,區內物流貨物劇增。
1-5月,新疆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糧食17.4萬噸,貨值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倍、4.1倍,分別占同期新疆口岸糧食進口貨量(以下簡稱“總量”)和貨值(以下簡稱“總值”)的89.9%、93.3%;以區內物流貨物進口糧食1.5萬噸,貨值1226.0萬元,分別增長96.7倍、71.7倍,分別占總量和總值的7.7%、5.0%;以區內進料加工進口糧食4265.7噸,貨值366.8萬元,分別增長80.0%、59.5%,分別占總量、總值的2.2%、1.5%。區內物流貨物和區內進料加工兩種貿易方式雖占比較小,但增長迅猛,值得關注。此外,1-5月,新疆口岸以邊境小額進口糧食300.8噸,貨值49.6萬元,2015年同期則無進口。
(二)國有企業領軍糧食進口,增幅顯著;民營企業占比上升,量值劇增。
1-5月新疆口岸國有企業進口糧食15.7萬噸,貨值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倍、3.7倍,分別占總量、貨值的81.3%和85.1%;民營企業糧食進口3.6萬噸,貨值3642.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3.3倍、13.8倍,分別占總量、貨值的18.7%和14.9%。
(三)哈薩克斯坦為唯一進口來源國,量值增幅均逾四倍。
(四)阿拉山口口岸獨占鰲頭,其余則由吉木乃辦和霍中心進口。
1-5月,阿拉山口口岸進口糧食19.3萬噸,貨值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倍、4.2倍,分別占總量、貨值的99.8%、99.7%;吉木乃辦和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合計進口糧食408.7噸,貨值68.9萬元,二者合計分別占總量、總值的0.2%、0.3%,2015年同期則無進口。
(五)主要進口糧食品種是小麥及混合麥(配額內),量值均成倍增長。
1-5月,新疆口岸糧食進口的主要品種是小麥及混合麥(配額內),進口16.1萬噸,貨值為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倍、3.8倍,分別占總量、總值的83.4%、87.3%。
二、新疆口岸糧食進口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高庫存高進口并存,我國糧食產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專家預測,2016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為6.3億噸,繼續增產1.5%,或實現十三連增。[1]如果長時間、大批量地從國際市場來采購糧食,這既要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同時也要在國際社會承擔巨大的政治壓力。在糧食生產十二連增的同時,我國的人口還在持續增長,肉蛋奶消費轉化的糧食還會日益增多;此外,耕地淡水資源、農業的有效勞力,以及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對糧食生產的剛性約束日益顯著,糧食進一步增產的難度加大。我國的糧食安全還將長期面臨消費剛性增長、生產硬性約束的雙重挑戰。因此,雖然當前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良好,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國的糧食產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二)國內外糧食價差仍是驅動糧食進口較快增長的主因。我國勞動力、化肥農藥等成本不斷增加,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會提高價格水平,而歐美等國糧食生產規模大,單位成本相對較低。所以,國內糧食價格低于國外是中國糧食進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糧食屬于土地密集型的產品,我國人多地少,種植糧食的投入產出缺乏競爭力,中國糧食在國際貿易中定價的又缺乏國際話語權,所以在國際糧價低的時候買進,這純屬市場杠桿在起作用。[2]
(三)國家糧食局今年計劃在新疆收購臨儲小麥150萬噸。為保護糧農利益,維護糧食市場平穩和價格穩定,國家糧食局決定今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收購部分2016年產小麥作為國家臨時存儲糧食,由中儲糧總公司具體組織,計劃收購數量為150萬噸,截止期為2016年12月底。國家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收購具體辦法參照小麥主產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辦法,白小麥、紅小麥、混合小麥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準)均為每市斤1.18元,相鄰等級之間差價按每市斤0.02元掌握。[3]
該項舉措落實了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切實保護了農民利益。另一方面,也應理性辯證地看待地產糧食與進口糧食互補和競爭關系。
為此建議:
一是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適度進口調劑余缺。嚴格防范好各種風險,借力不依賴,把握好進口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實施 “錯峰進口”,確保進口不影響國內相關產業后續發展;
二是要積極推進新疆農業“走出去”戰略,扶持培育優秀的糧食企業,切實保護糧農利益,調動生產積極性;
三是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通過優化育種、加強農機普及縮減種植成本、提升加工水平、利用大數據指導種植等手段來進行農業的供給側改革;
四是實現糧食科技成果、人才團隊、科研機構與糧食企業的對接,解決雙方對于資金和科技成果的實際需求;
五是構建糧食監測預警與應急保障體系,以糧食信息監測、分析預警、信息發布等內容為核心,打造匯集全球糧食動向的高效、權威、統一信息監測平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